民间常有“春捂秋冻”的说法,针对如何科学践行“春捂”,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吕沛宛指出,此时应重点保护背部、腹部及足部,遵循“上薄下厚”原则,并以不出汗为适度,避免外邪乘虚而入。
“春捂”需把握三大要点。
循序渐进减少衣物:老年、儿童及体弱者应避免过早脱去冬衣,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通过多层薄衣灵活应对昼夜温差。
先减上衣后减下装:仍需注重下半身保暖,裤装应维持至清明节气前后。
特殊人群需加强防护: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要重点注意大椎穴部位的保暖,它在颈椎和胸椎之间,当我们坐下来低头的时候,在颈椎最高点下的凹陷处。
吕沛宛特别提醒,春捂的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气温变化调整,北方地区需警惕倒春寒,南方昼夜温差较大区域也需及时增减衣物。她引用民间谚语"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强调,农历二三月气温波动频繁,科学春捂既是传统防病智慧,更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之道。
(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吕沛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