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开创“365+10”大思政实践育人新格局 2025年04月28日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深入贯彻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始终牢牢守住“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一核心要义,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持续拓展大思政实践育人新格局新路径,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基赋能。

实施“三级联动”

凝聚“大思政”育人合力

强化学院党委、行政处室和系部党总支“三级联动”机制体制。学院党委坚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学院思想政治工作10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条等规范性文件,制定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清单。党委书记、院长坚持讲授“开学第一课”,帮助青年大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组宣部、教师工作部、团委、教务处、安全工作处、后勤管理处等行政处室,根据岗位设置及职责,以“服务学生”为“第一职责”发挥育人作用。系部党组织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建设、学生管理、就业创业、校企合作、党团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开拓“第一视角”,打造“第一场景”,滋养“第一思维”,各具特色的“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不断提升青年师生“心”动力。

推行“六位一体”

构建“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

坚持以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为抓手,推动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同向同行,相融相促。积极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协调的“大思政”教育实践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助教助学助管助研功能,引领思政工作脱虚向实,走出一条专业化、专家化育人新路径。初步形成了党建领航、思政铸魂、课程强基、学工赋能、文化润心、心灵驿站“六位一体”的思政育人模式,拓宽了从“教室”到“场馆”的实践育人空间,提升了从“传统课堂”到“生动场景”的教学体验。组建成立“大思政”实践教育理论研究中心,深入开展针对性、实用性理论研究,积极构建“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政治工作闭环。

打造“五大品牌”

搭建“大思政”实践育人平台

深耕思政实践育人特色品牌建设,力求打造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思政育人新生态。一是深耕“红色印迹”品牌。以“思政+艺术+实践”创新思政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讲台”走上“舞台”。“红色舞台剧”“我爱家乡红”“红色文物展”“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连续五年被师生评选为“最喜爱的文化活动”,受众达10万余人次。二是做实“行走课堂”品牌。与西柏坡纪念馆、抗大纪念馆、北庄村等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引导青年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举办“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西柏坡时期党的纪律规矩建设主题思政课进校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强化纪律规矩意识,走好人生路。三是培育“榜样力量”品牌。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树立优秀者优先鲜明导向。从2018年开始,将“最美教师”表彰、“光荣从教30年”纪念颁授作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举措,让“教师光荣”成为心之所向。常态化开展“信工好青年”“教书育人楷模”“教书育人模范”“教书育人先进”评选表彰,营造当标杆、做典范的浓厚氛围。四是擦亮“党旗飘扬”品牌。持续推进把党支部建在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一肩挑”,深入开展“党员示范课堂”“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每月举办一期“师生党员面对面”,搭建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平台。五是创建“云端驿站”品牌。用好用活网络载体平台,架设“空中课堂”,开设“云端驿站”,为师生开辟云端心灵成长空间。“思政微课堂”“昭德微党课”“党史故事汇”等专题专栏,为师生理论武装提供精准供给。“75周年75个故事”“75周年75首歌”等特色栏目,引发师生思想共鸣,激发师生爱国热情。“网络回音壁”等服务专栏让师生办事有了“快车道”。

开展“十项活动”

检验“大思政”实践育人质效

坚持“效果为王”理念,组织举办“书记党建擂台赛”“思政课程大赛”“课程思政大赛”“辅导员大赛”“思政理论创新大赛”“社团风采大赛”“优秀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思政主题实践活动大赛”“劳动技能大赛”“文化体育大赛”等10项活动,亮思路、晒成绩、讲举措、比实力,让“大思政”实践育人成效看得见、感受得着。通过“赛马”催生万马奔腾,真正使“大思政”实践育人从纸面走向地面,从口号深入灵魂。正知正念汇聚成强大正能量,学院师生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2金、2银、4铜的好成绩。

下一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坚持价值引领,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实践场域,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使命担当意识。

(马福恒 吴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