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朱博)近日,青龙满族自治县山区的万亩板栗林焕发新绿。市区热门旅游街区的特色茶饮店“脸红秦田田”门前,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排队等候品尝招牌饮品“青龙小栗茶”——这款以当地板栗为原料的产品,一经推出就成为社交平台的新晋“网红”。
传统农产品通过深加工“变身”时尚饮品,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路,更让传统作物焕发新生。作为秦皇岛乾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浓茶的助农茶饮品牌,“脸红秦田田”的成功转型,正是当地金融助农的一个生动缩影。
“针对我们轻资产的特点,秦皇岛市农村信用社采用了商标权质押的方式,为我们发放了2000万元中期贷款,让企业发展有了坚实后盾。”秦皇岛乾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广表示,这笔资金被用于生产工艺升级、原创周边产品开发和运营模式优化,既提升了消费者体验,又延伸了助农服务链条。
除资金支持外,秦皇岛市农村信用社还为该企业量身打造了智慧管理系统,覆盖门店服务、商品流通、财务管理等全场景,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为其在京津冀地区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依托河北省农信系统开展的“一池两新万企”行动,“金融+农业+文旅”的创新模式正释放出巨大能量。秦皇岛市农村信用社通过建立银企对接机制、增派农村金融服务专员、设立运用专项资金池、定制特色产品矩阵等方式,创新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新业态模式,做到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无缝衔接、及时响应、资金直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金融“活水”。截至3月底,已投放涉农与小微企业贷款15.88亿元,总额增至56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