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星
民族旅游因其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的独特性,是广受游客喜爱的一种旅游类型。然而不同地区的民族旅游发展并不均衡,很多地区没有发挥出当地民族旅游应有的经济带动作用。对此,相关部门应强化民族旅游标准的推广与实施,推动各地民族旅游向规范化和品牌化发展,以适应新时代文旅市场的发展趋势。
优化顶层设计,明确民族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
民族旅游标准化应在全国旅游标准化战略框架下,结合当地旅游发展方向,制定一个既能充分彰显当地民族旅游特色,又能灵活适应未来文旅市场变化的发展规划。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调研当地民族旅游资源,其他地区民族旅游标准化现状等数据,以促进民族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在涵盖当地民族旅游文化内涵的同时,符合全国旅游标准化战略框架。尤其是相关文旅部门,应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民族旅游标准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为当地民族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运营提供有力保障。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措施的实施需要多部门协作执行,并进行定期监管,以保障每个民族旅游项目都能落实标准化。对此,一方面应制定统一的民族旅游服务标准细则、旅游公共设施建设标准等,以提升当地民族旅游的品牌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各旅游项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接市场需求,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模式,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在此过程中,对于制约民族旅游标准化发展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应在借鉴其他地区做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明确标准化、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以推动民族旅游的创新与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民族旅游标准化队伍建设
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民族旅游标准化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育培训。通过结合当地民族旅游标准化的实际需求,以当地文旅部门为主导,定期举办民族旅游培训教育活动。培训内容应涵盖旅游专业理论、民族文化知识、旅游服务技巧等。为当地民族旅游从业人员提供系统的、与时俱进的培训教育,不断更新从业人员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在此过程中,科学、统一的培训内容也能使从业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标准化意识,从而推动民族标准化建设的有序开展。二是加强实践锻炼。民族旅游标准化的落实需要从业人员的积极实践。因此,在从业人员接受培训活动后,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倡导政策或鼓励措施,让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践行所学民族旅游标准化知识与技能。另外,还可以组织从业人员到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发展突出的地区、旅游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交流学习等,以增强他们对民族旅游标准化的践行意愿与能力。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当地文旅部门应设立明确的奖励制度,对在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旅游项目、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同时,关注民族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让他们更有动力参与到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中。
健全标准体系,推动民族旅游标准化推广实践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和民族旅游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民族旅游标准体系已成为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对此,首先应完善标准制定机制。民族旅游主要由民族文化、地域风俗、特色景观等组成要素构成。因此,民族旅游标准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地域性和多样性。当地文旅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及行业从业者组织专班,共同研究制定既符合我国旅游标准化战略,又体现当地民族特色的旅游服务标准。并建立灵活的标准修订机制,使标准内容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旅游发展趋势,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保障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其次,互联网时代下,想要推进民族旅游标准化,就应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宣传渠道,比如在当地文旅部门官方网站、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民族旅游标准化知识、解读标准政策文件等。同时做好民族旅游标准化宣传推广培训,增强他们的民族旅游标准化意识和操作能力,营造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此外,还应加强对标准的监督评估工作。定期对民族旅游标准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对于落实不到位的单位或企业,要督促其及时整改提升;对于发展优秀的单位或企业,予以荣誉表彰或奖金鼓励,以确保民族旅游标准的有效落实,民族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总之,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与从业人员的积极响应与执行,共同推动民族旅游标准化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徐俊璐.以标准化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10):45-47.
[2]张书,王加倩,张燕琴.我国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3,(21):103-107.
(作者单位:张掖经开区产业招商发展有限公司,甘肃 张掖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