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首批市场监管综合服务站在保定市揭牌。白玉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书广 通讯员 王爱华
■2024年,全市经营主体发展质量评价指数位居全省第一;
金融机构共为75955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411.63亿元
■截至2月底,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06.6万户,同比增长5.02%
其中,个体工商户73.72万户,同比增长4.57%
保定市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建机制、聚合力、优服务、创品牌,通过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升级建立“全链条”式服务机制,打造更多助力个体经济发展的亮点措施,激发个体经济发展新活力
个体工商户体量虽小,却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细胞”,它们支撑着就业、连接着消费,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在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保定,个体工商户占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的69.24%。为了让数量庞大的个体工商户轻装前行、蓬勃发展,近年来,保定市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建机制、聚合力、优服务、创品牌,通过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激发个体经济发展新活力。2024年,全市经营主体发展质量评价指数位居全省第一。
帮扶提升
既要“分类施策”又要“精准滴灌”
2025年初,保定高新区的宏强电器获得了全市“知名类”个体工商户称号,“没想到靠这份荣誉,我从金融机构获得了40万元的‘名特优新贷’,解决了扩大经营的资金难题。”企业负责人王宏强感慨地向记者介绍。这是保定市市场监管局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工作的一项特色举措。目前,全市已有332家个体工商户被评为保定市首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得到更多政策资金支持。
近年来,保定市先后出台了《保定市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措施》《关于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保定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2024年5月,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5部门出台《关于在全市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的实施方案》,按照全省统一标准,将实际从事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和“发展型”,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13项帮扶措施,在此基础上,对“名、特、优、新”四类个体工商户推出了包括宣传推介、品牌创建、集群打造、金融帮扶在内的19项服务举措。在全市营造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浓厚氛围。
针对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等实际问题,保定市深入开展“政银携手助万企”活动,2024年,金融机构共为75955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411.63亿元。为扎实推进“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精准帮扶,2025年2月,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涿州市召开全市“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精准帮扶现场活动,与中国银行保定分行签署“名特优新贷”战略合作协议,发布“名特优新贷”纯信用信贷产品,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截至目前,已有15户“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完成授信协议,累计发放“名特优新贷”220万元。
优化环境
既要做“加法”还要做“减法”
一份“清单”,如同一颗“定心丸”。保定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免强制措施清单”,通过行政提示、行政约谈、行政指导、合规提示等柔性监管方式,建立了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五段式”执法模式,教育引导经营主体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既能管得住、管得好,又能管得活。落实总局、省局免罚清单,2024年指导系统办理免罚案件316件,免罚金额796.95万元。制定市场监管部分领域《守信激励措施清单》,优化信用修复服务方式,强力推进信用修复程序化、便利化,让企业办事快、少跑路,全力打造“知信、守信、重信”的良好市场环境。2024年以来完成企业信用修复19.13万条。
为增强个体工商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保定市出台了《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实施方案》,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工作原则,对全市范围内登记在册、有固定经营场所且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在经营财产损失、营业中断经济损失以及依法应由个体工商户承担的从业人员和第三者人身伤亡及第三者财产损失赔偿责任提供保险保障。截至3月,全市“安商保”项目发生报案148件,其中理赔案件135笔,赔付金额1371.31万元。
提质升级
既要“下苦功”又要使“巧劲”
走进保定宴一楼,“保定市市场监管综合服务站”标识格外醒目,周边商户遇到问题都习惯先来聊聊,从年报公示到商标品牌保护政策,或者消费纠纷的调解,服务站都能帮上忙。这个集政策咨询、纠纷调解、业务指导于一体的服务窗口,正是保定市为广大经营主体特别是个体工商户服务的重要载体。
3月14日,保定市首批12个市场监管综合服务站正式运行,覆盖餐饮聚集区、旅游景区、大型商超等重点消费场景。“服务站要成为政企民之间的连心桥。”保定市市场监管局非公党建科科长曲胜海介绍,每个站点都承载着五大核心功能:了解经营主体需求的“信息站”、市场监管行风建设的“观测站”、重大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站”、助企纾困快捷便民的“咨询站”、市场监管业务工作的“指导站”。通过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市场“毛细血管”,实现将维权问题解决在商圈。按规划,到2025年底将实现22个县(市、区)全覆盖,形成“15分钟市场监管服务圈”。
既要“一站式”服务,更要“多元化赋能”,为破解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质量不高、韧性不强、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整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等要素资源,为经营主体提供产品研发、生产、售后各环节所需的一揽子服务。目前全市已建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52个,持续开展“百名专家进百企”“质量服务企业行”等活动,帮扶问诊经营主体2400多家,全方位守护个体工商户成长。在2024年第三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期间,保定市各部门“线上+线下”开展上百次专题宣传及培训活动,吸引了上万人次参与,协调解决个体工商户问题诉求和实际困难。
“点上开花,链上成景”。务实举措加码推进,为广大个体工商户扎根保定、蓬勃发展增添底气,更形成了集聚特色优势的服务品牌。截至2月底,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06.6万户,同比增长5.02%。其中,个体工商户73.72万户,同比增长4.57%。个体工商户已成为助力全市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保定市将进一步优化实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升级建立“全链条”式服务机制,打造更多助力个体经济发展的亮点措施,让城市“微经济”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