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土岭·山陉居生态民宿,将传统建筑与现代科技结合,深受消费者欢迎。刘翼飞 摄
□本报记者 邓光韬 实习生 刘翼飞 郝铭扬 彭新尧
2025年春天,在“逃离都市”与“回归自然”的双重驱动下,年轻人以“向野而生”的姿态,将山野消费从单一休闲场景拓展为融合文化、科技与社交的复合型生活方式。从围炉煮茶的慢享美学到智能露营的硬核装备,年轻人以消费为笔,在山野间书写着“新山系生活”的无限可能。
围炉煮茶与山顶咖啡:年轻人社交的“新中式浪漫”
夜风渐起,炭火轻燃,陶罐中的老白茶咕嘟作响,烤盘上的红枣、花生与棉花糖散发出焦香。
3月29日是周六,傍晚,在石家庄鹿泉区段庄村的“山林茶肆”茶馆内,林悦和三位好友围坐在泥炉旁,一边翻动烤橘子,一边用手机拍摄油纸伞下的茶席布景。“上个月在小红书刷到这家店,立刻被‘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标题吸引了。”她笑着展示手机相册里精心调色的九宫格照片,“发完朋友圈半小时,收到50多个赞。”
记者观察到,店内12张茶台全部满员,炭炉、藤编提篮、手写茶单构成统一的中式美学风格。店员一边收拾茶具一边向记者介绍:“今年围炉煮茶活动非常火爆,套餐价格从98元到298元不等,周末需提前3天预约。”
而在石家庄井陉山区的红土岭·山陉居,一场以“山顶咖啡”为核心的消费革命正在上演。3月30日,“95后”白领小李和朋友一行四人来此喝茶观景,她表示:“和城里的咖啡店不同,在这里,我们品尝咖啡的时候可以透过巨幅玻璃观赏窗外旷野的山景。”红土岭·山陉居山顶咖啡主理人王旭介绍:“我们推出的山顶咖啡在周末预订量突破50单。‘95后’客群尤其偏爱‘日咖夜酒’模式,山顶咖啡厅与威士忌酒吧的年轻人的消费占比超60%。”
从住宿到自然疗愈:年轻人重塑山居体验
“如今,年轻人对民宿不再满足于‘睡一晚就走’,他们需要能治愈焦虑的空间。”3月29日,在赞皇县的山居笔记民宿,主理人王雪向记者展示了新改造的“星空疗愈房”——房内配备香薰机、颂钵和全景天窗,床头还贴着“手机收纳袋”提示卡。
年轻人对山居体验的需求已从“住宿功能”升级为“场景沉浸”。“上个月我去嶂石岩游玩,特意选了一家能提供‘森林冥想课’和‘萤火虫夜观’的民宿。房间里的家具是村民用废旧木料改制的,餐食是山上现摘的野菜,管家会带客人体验修剪民宿旁的竹林……这些细节让我觉得不只是睡了一觉,而是短暂地‘成为山里人’。”林小姐今年28岁,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经理,近两年参与过一次山居主题旅行,她表示,哪怕价格贵一些,也愿意为这种“有故事的环境”买单。
自然风光和现代科技的融合也成为山居民宿的发展方向,在红土岭·山陉居生态民宿,其窑洞民宿将传统建筑与现代科技结合,270度全景落地窗引入太行山景,智能新风系统与热带雨林式卫浴构建“自然野奢”体验,私汤庭院内嵌恒温系统,搭配米其林三星主厨团队定制的“陉山宴”,住宿+餐饮的单日客单价最高达4000元。据红土岭·山陉居生态民宿负责人介绍:“我们的生态民宿在过年期间入住率达到70%,较传统农家乐高出40个百分点。”
除了自然疗愈的山居民宿,文化赋能成为各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并打造差异化竞争的核心。石家庄市栾城区的古栾水镇以“三苏文化”打造非遗市集,2024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土门关驿道小镇则凭借“一街阅千年”的历史叙事,吸引京津冀短途游客日均1.2万人次,其中汉服体验项目复购率达45%。这些数据印证了年轻人对“文化在地性”的强烈需求——他们不仅要住进风景里,更要住进故事里。
户外露营:年轻人周末的“自然重启”计划
3月30日,在石家庄鹿泉区土门关驿道小镇的露营装备店内,店主赵明辉正在直播介绍一款标价1280元的自动充气帐篷。记者看到,店内显眼位置陈列着可折叠钛杯、模块化炊具等轻量化装备,背景墙上挂满年轻顾客露营时拍摄的打卡照片。
“在户外露营市场,‘95后’和‘00后’已成消费主力,他们既要专业又要颜值。去年卖爆的‘山系穿搭冲锋衣’,虽然功能不如专业款,但因为设计了收腰剪裁和莫兰迪配色,今年前三个月就卖出400多件。”赵明辉表示。
正在店内挑选露营装备的王润东是一名健身教练,也是户外露营的忠实爱好者。他向记者介绍喜爱露营的原因:“我之前患有中度失眠症,在朋友陪伴下开始了周末露营活动。刚开始露营的时候,我发现原来风声能盖过耳鸣——之前失眠时耳朵里全是嗡嗡声。现在露营对我而言不是‘玩’,而是重启感官的开关。”
“近两年,露营人数连年增长,我们店20岁-35岁的年轻顾客占比能达到70%。”石家庄野趣露营集合店主理人蔺晓雷向记者介绍:“每个露营品牌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像挪客、牧高笛、火枫等户外品牌卖得都还不错,很受年轻人欢迎。”
山间经济的爆发绝非偶然。在政府层面,河北文旅通过挖掘省内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推动农文旅融合,培育新业态,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加快自驾驿站、露营营地、新能源充电桩、旅游厕所等建设,提升文旅服务规范化、品质化水平。在市场端,年轻人用消费投票,将一片片山野变为“生活实验室”。未来,随着AI导览、碳中和营地等技术的普及,山间经济或将催生更多年轻的“生态守护者”。这场从城市到山野的消费迁徙,正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