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动态图形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应用 2025年04月03日

□路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逐步从传统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动态图形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与艺术性兼备的课程,其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动态图形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围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研究与实践,旨在探索一种更高效、更灵活的教学方式,以提升高校生的学习效果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动态图形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

动态图形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动态图形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高校生在掌握构成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数字手绘表现技法、图形创意、三维制作基础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具备动态图形设计与制作的能力。然而,当前动态图形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动态图形设计课程需要高校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包括设计理论、视觉传达、动画制作、交互设计等,而这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不够深入,导致高校生在实际项目中难以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影响了设计作品的质量和深度。当前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主导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高校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机会,难以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态图形设计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帮助高校生更好地与就业岗位衔接,而当前动态图形设计课程教学中对行业标准、规范和实际工作流程的关注不足,导致高校生在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影响了高校生的就业竞争力。

动态图形设计课程教学思路

在教学设计中,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对接,同时根据项目流程设计教学环节,确保高校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动态图形设计的核心能力。首先,教学项目的选定需要基于行业应用的实际需求。动态图形设计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UI动效设计、影视特效、信息可视化等领域。因此,在课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选择与这些行业相关的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例如设计一段商业广告的动态图形、制作一个交互式信息可视化作品,或为一个虚拟场景设计动态特效。其次,教学设计需要根据项目的流程进行系统化安排。动态图形设计的项目通常包括前期策划、设计草图、中期制作、后期优化等环节,教育工作者可以将这些环节分解为具体的教学任务,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动态图形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

在教学资源的混合建设方面,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形成了两类资源的有机整合:一类资源侧重于软件操作,通过案例制作讲解动态图形的设计过程,帮助高校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另一类资源则侧重于理论知识,引导高校生厘清动态图形的相关概念、应用领域、项目类型及设计流程等,为实践操作奠定理论基础。课程依托“学习通”App教学平台,结合岗位需求、市场动向及高校生学情,对线上教学资源进行持续优化和更新,突破了传统教学资源的局限性,使课程资源更加完整、系统,能够满足高校生专业学习的深入、拓展与分层需求。在教学平台的混合运用方面,课程以“学习通”App为主要教学平台,结合抖音、微信等辅助平台,构建了多维度的教学支持体系。这种混合模式能够有效支持课程的实践性特点,特别是在项目进程中,高校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作品展示、互动交流、评价反馈及作品修改,而线下教学则可以进一步强化高校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教学,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高校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习效果。在教学任务的混合分布方面,课程设计打破了传统的以技能点为模块的教学形式,将学习任务融入理论知识、操作能力、项目整合、发布测试及评价修改等五个模块中。此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还拓展了学习场所和学习时间,使高校生能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进行灵活学习。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安排,高校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混合教学模式还能够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灵活的教学指导方式,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高校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课程满意度也有所提高。未来,随着教学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动态图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参考文献:

[1]张贺.艺术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构建策略[J].山西青年,2022(15):36-38.

[2]邓歆玥,李德顺.《动态图形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作业设计与实践[J].传媒论坛,2022,5(9):88-91.

[本文系广东科技学院一流课程《动态图形设计》项目提供经费支持,项目编号:GKZLGC2023198]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523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