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鑫
在当下医疗行业不断推进深化改革的整体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公立医院实现健康良好发展有关键的作用,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承担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责任与使命,但部分公立医院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出现了责任划分不够清晰明确、具体落实环节存在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构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对于提高公立医院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医院的凝聚力以及战斗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构建途径展开深入剖析。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存在的问题
责任主体界定模糊,职责划分不清。从邯郸市内九家公立医院展开的调研发现,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各部门间责任主体界定存有模糊状况,医院的党组织、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等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责任划分并不明晰,党组织侧重于理论宣传,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方面,和行政部门之间缺少清晰的职责界定,造成一些涉及员工工作压力、职业发展等思想问题无人牵头去处理。
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执行效果不佳。部分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其考核指标更多的是聚焦于表面,比如理论学习笔记的数量以及会议参与的考勤状况等,而对于员工思想观念的实际转变情况以及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这类核心效果却缺少有效的评估举措。在收回的393份问卷当中,有部分员工反馈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过分侧重于形式,这使得大家为了应对考核而只是走过场,另外监督主体主要是医院内部的上级部门,缺少来自患者、社会等外部的监督力量。
责任内容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邯郸市内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内容,并没有充分契合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在医院职工中,超过85%为女性,72%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并且95%以上属于群众,工资收入大概90%在3000元至8000元之间,这些员工群体有着各自独特的思想以及生活需求,可是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大多以理论宣讲作为主要方式,对于女性职工面临的家庭与工作平衡问题、年轻职工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以及和收入水平相关的心理诉求等方面,缺少有针对性的内容。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的对策建议
明确责任主体,构建协同工作格局。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就得明确责任主体,构建协同工作格局,针对邯郸市内九家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主体界定模糊、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医院党组织、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等需重新梳理职责,党组织在做好理论宣传之际,要与行政部门明确分工,对员工工作压力、职业发展等思想问题要共同确定处理流程,明确各自在不同环节的职责。后勤部门也应参与进来,为解决员工思想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环境方面的支持,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保证员工思想问题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提高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需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当前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存在缺陷,考核指标不应只关注理论学习笔记数量、会议参与考勤等表面形式,而应着重考量员工思想观念是否切实转变、工作积极性有无提升等核心效果,要改变仅由医院内部上级部门监督的单一模式,让患者、社会等外部监督力量参与,以保证考核全面公正。而考核结果则是将其与员工薪酬、晋升、评优等挂钩,对思想政治工作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激励,对敷衍了事、执行不力的进行惩处,让员工真正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强化资源保障,提升工作能力。根据对邯郸市内公立医院的调研,其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不少问题,这体现出资源保障与工作能力存在欠缺,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需加大资源投入。其一,提供足够资金,用以开展契合不同群体需求的工作。比如为女性职工提供家庭与工作平衡的辅导、为年轻职工开展职业发展规划的培训等活动给予支持;其二,加强人才资源保障,选拔并培养专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根据职工特点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组织多样活动,提升工作者处理职工思想问题的能力,如解决职工因收入产生的心理诉求等。通过强化资源保障来持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切实解决职工实际问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结语
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属于一项长期且意义重大的任务,当下思想政治工作遭遇责任主体不明晰、考核机制不健全、内容欠缺针对性等诸多挑战,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发现,明确责任主体、完善考核评价以及强化资源保障等举措能有效解决部分问题,但未来要持续优化工作机制,紧跟时代发展脚步,精准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创新工作方法与内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与实际效果,使其成为推动组织发展、凝聚人心的强大动力,为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作者单位: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