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高校声乐课程内容创新研究 2025年04月03日

□李峰

在高等教育中,声乐课程作为音乐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与艺术修养起着关键作用。音乐美学作为研究音乐艺术审美规律的学科,为高校声乐课程内容的创新提供了独特视角。将音乐美学融入声乐课程,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内涵,提升审美感知,促进声乐教学从技能传授向艺术审美与综合素养培养转变。

音乐美学与高校声乐课程的内在关联

音乐美学和高校声乐课程之间有着密切而又多元的内在联系,这一联系渗透在声乐教学和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并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声乐教育的品质和走向。

就其本质而言,音乐美学是高校声乐课程发展的坚实理论根基。音乐美学深入研究了音乐的内在本质、音乐之美的固有规律以及音乐的创作和欣赏等多个核心议题,这些理论研究为声乐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就高校声乐教学而言,不管是对基础发声技巧的阐述,还是对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解剖,都需要音乐美学理论作为支持。例如,音乐表现形式和内容相统一这一美学观点,就促使声乐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既要重视歌唱技巧的磨砺,又要深挖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将技巧和艺术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审美培养的层面上看,音乐美学和高校声乐课程互为补充。高校声乐课程是学生接触音乐艺术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美学则为审美培养提供系统的手段和标准。通过对音乐美学的研究,学生能够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到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旋律之美、和声之和以及节奏之韵。这一审美认知的提高进而影响学生声乐学习的成效,让学生更加明白在歌唱中如何用声音来创造优美的音乐形象,怎样通过情感表达来引发听众的审美共鸣,从而实现从一个纯技能学习者转变为一个有审美感知力和艺术表现力的音乐人才。

从文化传承的视角来看,音乐美学承载着十分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而高校声乐课程正是传承和传播上述文化的主要媒介。各民族、各历史时期的音乐美学观念都体现出特有的文化特色,声乐作品是音乐美学观念在声乐领域的具体展现,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基因。高校声乐课程中,学生学习风格各异的声乐作品,其实就是对多元音乐文化的一种欣赏。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开阔音乐视野,更能提升民族音乐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音乐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发展。

音乐美学视角下高校声乐课程内容创新

一、融合音乐美学的理论知识

将音乐美学理论知识融入高校声乐教学,是促进教学深度提升和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的重点措施。音乐美学的理论如同一个充满宝藏的宝库,为声乐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思考和独到的分析角度。

传统声乐教学通常注重歌唱技巧的培养,对音乐美学理论关注不足,导致学生虽然能够熟练掌握发声和气息控制,但是对作品的理解和解读却缺乏深度。把音乐美学理论纳入教学,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声乐技能基础教学环节中,适时穿插音乐美学的基本知识讲解,比如,当学生学习声乐发声原理后,导入音乐美学中有关声音美的理念,让学生明白高质量的声音并非仅仅是技术上的完美展现,更要符合审美标准,能够传达情感和艺术价值。在作品分析部分,音乐美学理论的应用尤为关键。教师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指导学生剖析声乐作品,包括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以经典歌剧咏叹调为例,在音乐美学关于音乐与时代、文化关系理论的辅助下,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所体现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运用音乐形式美这一规律来分析作品中旋律、节奏和和声是如何结合,从而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够深刻领会作品内涵,在歌唱中不再机械重复音符,而是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使歌唱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丰富教学曲目以体现审美的多元性

教学曲目是高校声乐课程中最核心的内容,其内容的丰富性与美学多元性的呈现,对学生音乐审美综合能力与艺术视野的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传统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曲目通常以一些西方经典声乐作品以及一些中国传统民歌为主。尽管它们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但是曲目选择单一,限制了学生接触和了解多元音乐和文化。要体现审美的多元性,首先必须扩大剧目的文化地域范围。除西方经典歌剧选段及中国传统民歌外,还应引入各国各民族特色声乐作品。例如,印度古典声乐作品饱含神秘色彩和东方韵味,其特有的拉格体系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表现;非洲民间歌曲节奏感强、充满活力,展现出非洲人民热情豪放的人生态度。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可以领略世界各国音乐文化的奇妙之处,体会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美学观念的差异。

其次,注意曲目的时代跨度。除传统经典作品外,还应融入现代与当代声乐作品。现代音乐在创作手法、音乐风格等方面有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束缚,给学生带来新的听觉体验与审美冲击。比如,一些现代声乐作品中融入电子音乐元素,凭借其独特的音效以及新颖的音乐结构展现当代音乐的创新;当代原创民歌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同时又保持民族特色,从而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让学生接触这些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感知音乐发展趋势的能力,启发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音乐美学视角下创新高校声乐课程内容,是满足新时期音乐教育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环节。通过厘清内在关联、分析现状、遵循创新原则、落实创新策略和提供实施保障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高校声乐课程改革和发展,培养更多有深厚音乐审美底蕴、高超声乐技艺,有助于音乐艺术传承创新的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 邯郸05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