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三重逻辑 2025年04月03日

□赵东 上官逸飞

变革和开放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精神密码。回望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无数次变法变革图强运动,“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天下大同”“协和万邦”,谱写了万里驼铃声声浩浩丝路长歌,也曾是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繁荣景象。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如同一场春雷,震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大地,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宏伟篇章。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吹起,深圳这座昔日的小渔村,在“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引领下,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迈向“未来之城的新篇章”。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改革逐渐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改革。

历史逻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历史发展不断证明,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从改革开放伊始,站在“向何方前行”的十字路口,中国共产党毅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这一决定引领着古老中华民族踏上了通往现代化的崭新征途,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引领中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推进改革的新纪元。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开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更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突破,这些成就无一不彰显着其党的领导的深远意义。

价值逻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心声是改革所向,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其中,需要贯彻的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革为了人民,这是改革矢志不渝的根本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多层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改革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高质量服务。改革依靠人民,这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力量源泉。

实践逻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于坚持系统观念。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全局出发,运用系统思维来指导和推进,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坚持系统观念意味着要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关联性,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注重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相互衔接和促进,避免出现相互掣肘、相互抵消的情况。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准确把握各方利益的交汇点和结合点,确保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

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定未来。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的奇迹是来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际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开篇即绘宏伟蓝图,落墨则铸发展标杆,全面深化改革的惊雷响彻在中华大地上。

[本文系:2023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省级精品思政课程项目“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互助学习模式建设与实践”(SJ202319)、2023年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当代世界与马克思主义发展”(XAGDYJ23051)、2024年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思政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XAGDYJ240902)、2023年西安工业大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重点课题“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研究”(2023XDFZ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