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雅轩 贾振国)近年来,康保县气象局全面落实上级重要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县域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取得显著提升。
目前,康保县已建成国家基本气象站1个、县域站33个、土壤水分站1个、S波段雷达1套、闪电定位仪2部,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平均间距缩至8.1公里。2024年底,12套高标准自动区域站建成启用,增设称重式雨量传感器,有效解决冬季固态降水监测数据不足问题,并配备实景监控设备,方便设备运行监测。此外,1套激光测风雷达、1套风廓线雷达、1套温湿气象系统也已建设完成,进一步提高气象监测密度和精度。
在气象防灾减灾方面,康保县持续完善体制机制,明确乡镇(街道)气象防灾减灾职责。同时,持续推进部门合作,发挥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及其办公室作用,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防范通知,必要时启动应急响应,并完善递进式服务规程,明确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标准和流程,在全国平台同步叫应规则;更新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和气象信息员名单,并在汛期前对气象信息员开展网络培训。此外,积极开展“播雨”减灾行动,发挥气象在生态修复中的独特作用,助力生态系统保护,通过规范预警预报用语、强化闪信和靶向发布业务,提升气象服务效果,在灾害性天气过程中,提前48小时、24小时制作发布重要气象专报,实时滚动更新预报信息,为政府和部门精准调度提供气象支撑。通过开展“气象+农业服务”,深入调查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作物生长状况,落实基于灾害风险的气象服务,开展“气象+生态服务”,针对生态气象服务需求,发布滚动预报和及时预警,并为濒危候鸟保护提供专题气象服务。
康保县气象局将继续科学加密建设气象观测设施,优化站网布局,加快气候资源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