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昕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依托大数据技术,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以下简称“数电票”)已逐渐成为我国税务管理领域的新常态,完成了税收领域的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此次变革给高职院校的税法教学既带来了挑战,更提供了机遇。为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税收工作要求的专业人才,相关教学内容和方法亟待改进。
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概况
一、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的概念与特点
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与传统的纸质发票、电子发票在法律效力上是相同的,其主要特点如下:
1、数电票不再受税控盘、Ukey等发票开具介质限制,无需购买、领用发票,开票额度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调整。
2、发票票面要素全面数字化,例如发票号码全国统一赋予,企业可根据不同业务及应用场景自行选择发票版面,针对性更强。
3、发票及交易信息通过税务数字账户等方式在征纳主体之间自动流转,破除了发票的交付壁垒,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数电票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税务管理的精准度和透明度,有助于简化交易过程,助力“放管服”改革。
二、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试点的推进
2021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的应用。自此,耗时2年,经历了十四轮试点和推广,实现全国22省、4直辖市、5计划单列市的数电发票改革。
全数字化电子发票的推广对税法教学的影响
一、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数电票的推广能够加快税法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求教师要具备大数据思维,根据政策法规变化及时调整税法教学内容。树立学生“以数控税”的思维,摒弃传统的“以票控税”的局限。
二、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数电票的推广和应用为税法教学赋予了更大的活力和更多元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各类软件、平台等媒介进行教学,辅以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三、对实践教学的影响
数电票的推广,使得企业对具备数电票操作和管理能力的高水平税务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这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电子发票的开具、申报等基本操作方法,还要具备各类涉税问题的处理和应变能力。
应对策略及主要思路
一、动态更新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内容通常具有滞后性和周期性,因此要动态更新相关税收政策法规的内容,增加数电票的相关案例和实操内容。同时增加税制改革背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理论-政策-技术-实践-思政的教学矩阵,实现知识系统的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形成税法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认知系统。
二、教学手段多样并举
1、采用模拟现实经营教学方式
依托大数据技术,采用VBSE(虚拟仿真社会环境)的教学方式,增加仿真模拟教学课堂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岗位。体验完整的税收业务流程,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为未来的税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综合实训平台
实训平台包括财务软件、智能财税平台、虚拟纳税申报平台、沙盘模拟软件等,构建财税综合实训平台,并辅以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体验真实的财税业务,辅助模拟现实经营教学。
3、加强学科内容建设
在课程设置时,选取更多有趣味性、实践性的税务案例与学生进行分享,可采用小组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合理使用学习通、智慧职教等教育平台,打造丰富的线上资源供学生课后思考和学习。也可由学生自行探索和选取相应案例并制成教学资源,由教师协助上传分享,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税法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税收相关政策法规的变革与发展,教师要在政策前沿站稳脚跟,不断优化自身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定期参加税务局举办的培训课程,参与税务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四、深化校企合作
1、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
与税务机关和企业合作,共创“三主体、一联通”的政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观税务局并体验办税流程,到企业一线参与数电票的开具、红冲、审核、查验等工作,既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储备,实现共赢。
2、引进校外导师
学院可以聘任具有税务实践经验的税务机关和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担任兼职导师,定期与学生交流实务工作的经验和技巧,分享数电票的实际应用经验。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就已经熟悉相关的涉税实务工作,为未来的财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开展产学研合作
学校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共同开展横向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创新平台。
结论
数电票的推广和应用倒逼税法教学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依托新形势下的税法教学要求,立足智慧税收的发展方向,要求税法教学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为我国税务人才的培养、税收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13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