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沽源县平定堡镇西胡同村光伏基地。

沽源县智慧城市系统截图

沽源县黄盖淖镇中广核风电场。 沽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泛舟萍水何纷纷,横吹暴雨怒苍云。
出门蹑影穿烟雾,世间尽是行旅人。
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倦意的行者,APP旅游推送来了:
水绿山青五色滩,羊肥牛壮马儿欢。
天高日丽千般爽,地广花香百味甘。
风荡金莲无边美,水流闪电九弯连。
小宏城内寻遗迹,太后楼前探古砖。
一见如沽,源来是你!
近年来,地处塞外高原的张家口沽源旅游火爆,不只得益于全县独特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更得益于他们紧跟数字技术发展的步伐,启动了“智慧沽源”建设项目。项目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和精准定位等先进技术,构建了包含“一个平台、2个中心、N个应用”的智慧体系框架,积极探索智慧化发展的新路径,提升全域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提高全县人民数字服务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智慧沽源”托起塞外名城
“智慧沽源”建设项目是沽源县迈向现代化城市的关键一步,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平台,作为整个智慧体系的基石。该平台集成了数据整合、应用开发与服务提供的核心功能,为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2个中心”——云数据中心和城市管理运营指挥中心,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了治理效能。
在“N个应用”层面,沽源县围绕生态、民生、产业、服务和管理五大领域,创新性地推出了多个应用场景。通过“智慧沽源”小程序,居民和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沽源的冬天真是冷得刺骨,以前站在外面等公交,那风吹得人脸生疼,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但现在可不一样了,‘智慧沽源’小程序能实时查看公交车的到站信息,而且还能缴纳电费、燃气费,省去了跑腿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居民王阿姨高兴地说。
目前,沽源已有20个单位提供数据支持并对接市共享交换平台数据,累计采集数据185万余条,这些数据经过整合分析,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智慧大脑”。
“数字乡村”富泽“三农”
信息闭塞、通信不畅是昔日制约沽源农村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并作出具体部署,推动农村千兆光网、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在这一政策指引下,沽源县石头坑村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
2021年8月,中国联通在石头坑村正式上线了数字乡村软件平台和硬件设施,使该村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建成了村级“数字乡村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不仅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的升级发展,还吸引了青年返乡创业,有力促进了乡村生产、生态、生活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石头坑村的“数字乡村平台”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用户管理,涵盖了智慧党建、产业振兴、乡村治理、数字办公、乡风文明、便民服务六大应用领域。通过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该平台有效助力了乡村生产方式的升级、治理模式的创新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养殖户刘师傅打开了手机上的“活畜通”应用,兴致勃勃地展示道:“你看,这就是我们的‘活畜通’小程序,以前,管理牛羊这些牲畜,我得整天围着它们转,生怕有个什么闪失。现在,有了这个应用,我随时随地都能在手机上查看它们的体温、活动量这些生理数据,并且小程序还能根据这些数据,给我提供一些养殖建议,比如什么时候该喂食、什么时候该驱虫,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我们根据实际需求,落地了云广播、无人驾驶拖拉机、活畜通等25类物联网应用、154个终端,让农业生产更省力、村民生活更便捷、村务管理更高效;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村民生活质量,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联通驻石头坑村第一书记陈心对未来信心满满。
目前,“数字乡村平台”已在沽源乡村推广,相信不久的将来,数字乡村会花开遍地,福泽“三农”。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在沽源县,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县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九连城镇,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正进行着“光合作用”;在黄盖淖镇,一架架高耸的“大风车”迎风而立;在东辛营村,氢能装备开发项目正如火如荼加速推进……
自2007年河北建投沽源狼尾巴山3万千瓦风电场并网以来,多措并举加大能源项目推进力度,相继引进河北建投、西安特变电工、中国华电集团等新能源企业近20家,实施风电制氢、牧光互补、源网荷储等风电光伏项目40余个,华电沽源西胡同风电场200兆瓦风电、焰中沽源200兆瓦牧光互补光伏发电示范、“奥运风光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等项目已并网发电,目前总装机容量达386.33万千瓦,率先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30万千瓦并网任务,新能源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1%,绿色能源产业总量稳步提升。沽源还大力推动采矿冶炼行业提质增效,做优专精特新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探索深度构建“生态+”发展模式,摸清全县生态家底,制定自然资源生态核算表,建立生态产业价值实现机制……一系列固根本、利长远的工程都列在了沽源县的任务清单上;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在沽源得到了生动诠释和有效实践。
沽源县发展改革局局长唐继军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沽源县新能源风、光、储总装机总量达393万千瓦,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供暖’‘可再生能源+大数据’联动发展,加快延链、补链,力争在2025年前,全县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6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风电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5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万千瓦。”
(赵晨阳 王晓曦 韩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