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群众收入,涞水县委、县政府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突出特色抓亮点,提高技能抓培训的思路,通过政策和技术扶持提高居民收入。路子选得准,增收有信心,调动了广大农民致富增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涞水县娄村镇南安庄村四面环山,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春天绿草茵茵,百花绽放;夏天鸟虫齐鸣,绿树成荫;秋天果香飘溢,醉人心扉;冬天雪花纷飞,银装素裹。这个位于太行深处的秀美山村,过去由于没有支柱产业,群众主要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指导帮助下,该村群众靠山吃山发展麻核桃种植。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漫山遍野的麻核桃都进入盛果期。依靠此项产业,村民少的每年收入十几万元,多的收入几十万元。
李占海是该村的种植大户,家里有六口人,20多亩的荒山荒坡地全部栽植了麻核桃。“这些麻核桃树已进入盛果期,每年至少收入五六十万元。靠麻核桃一项收入不仅摆脱了过去生活拮据现状,还在县城买了两套楼房,购置了两部轿车,家里所用电器一应俱全。”谈到现在的幸福生活,他笑呵呵地说:“过去提起我们村,一个字形容‘穷’,在外面打工腰杆都挺不直,现在提起我们村,都知道是麻核桃种植专业村,家家户户都有钱。”李占海一家的变化,是涞水县突出抓特色产业,多措并举促增收的一个缩影。
涞水是半山区县,山丘区面积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受各种自然环境和现实条件影响,山丘区群众主要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平原、城区闲散劳力缺乏专业技术,收入较低。为提高群众收入,涞水县委、县政府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突出特色抓亮点,提高技能抓培训的思路,通过政策和技术扶持提高居民收入。路子选得准,增收有信心,调动了广大居民致富增收积极性和主动性,达成了上下一条心实干、致富增收有盼的共识。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稳增收。针对涞水镇、义安镇等平原乡镇耕地多且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种植现状,2024年,涞水县新建高标准农田2.87万余亩,大力引导农民应用节水节药等先进技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着力发展以农机作业为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等多环节多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和病虫害飞防等统防统治服务,实现农业稳步增收。利用山丘区宜林荒山面积大的优势,鼓励农民发展三优富士苹果、山杏、麻核桃等特色林果业。其中,麻核桃种植面积达10万亩,数量400万株,从业人员7万多人,年产值高达15亿元,已成功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占据全国销售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根据不同地域和各村实际情况,大力推进“一村一特色”强村富民乡村产业建设,鲜桃、食用菌、白萝卜、花生、核桃、黄芩茶、龙门辣酱、杏扁加工、蜂蜜等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现在,涞水白萝卜种植面积为5万余亩,亩产约一万斤,直接或间接带动从业人员1.5万余人,年产值在3亿元以上。涞水白萝卜2024年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全国名特优产品目录。食用菌、地膜花生等特色种植5万亩,辐射带动2万多人致富增收。
依托景区盘活“沉睡资源”保增收。该县深入推进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经营制度改革,持续盘活农村大量“沉睡资源”,依托绿水青山,探索文旅融合促增收新模式。大力推进保定市太行步道项目涞水段项目工程建设。保定太行步道在涞水境内总长度86.5公里,九龙镇山南村为起点,到龙门乡黄各庄村结束,涉及4个乡镇(九龙镇、三坡镇、赵各庄镇、龙门乡)21个行政村,串联了国家5A级景区野三坡百里峡、4A级景区鱼谷洞、平西抗日遗址、非遗美食、特色产业等元素。全线路建成后,可辐射带动2万余人致富,促进黄芩茶、芍药园、林果业等多个特色产业发展。该项目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施工建设,目前已设计的涞水段精品线路山南至南湖段已完成施工,7月初已正式开放,游客反映良好。该县依托涞水县野三坡景区国家5A级景区知名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文旅建设项目,盘活闲置宅基地等资源,按照景区标准开展乡村建设,拓展文化写生、“保定小院”、农家院、民宿、康养休闲、养老微院等产业业态,成功打造了百美民宿村南峪、山谷小院南湖村、边关古堡大龙门村等一批保定小院建设项目,目前已建成新民宿、农家院、保定小院等800多家,从业人员达4500人次。建成养老机构和养老微院等23家,入住养老人员1100多人,带动300余人就业。
围绕市场需求拓展就业渠道促增收。44岁的东文山镇十里铺村村民王霜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由于年龄较大、没文化也没技术,一直没有理想的工作,主要靠丈夫一人工作维持生活。前两年丈夫因病去世,家里也没有积蓄,还需要独自赡养两个老人并照顾两个子女上学,生活压力很大。去年她报名参加了涞水县爱慧贝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习,主要学习育婴培训技术和知识,结业后又考取了“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在霸州稳定就职于全国连锁机构“诗安国际月子中心”工作,月薪8000余元。有了稳定的收入,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为提高群众收入,县人社局联合县乡村振兴局等11部门协调联动共同发力促就业,围绕市场需求组织举办了2023年、2024年春风行动暨劳务协作现场招聘活动20多场次,邀请北京、保定及涞水等地20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6000余个岗位,涉及机械、制造、建筑、电子等20多个工种。线上通过“今日涞水”视频号、官方抖音号发布招聘信息2万多条,观看人数达3.7万人次,有3000多人择业上岗。围绕康养护理、核木雕等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0多场次,培训专业性实用人才2600多人次。积极培育劳务品牌,新发展培育涞水古艺铜匠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创业5000人以上。特色产业发展拓宽了增收渠道,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了致富本领,在各种政策的支持和相关部门技术服务的支撑下,涞水广大群众的收入实现了稳步提高。(杨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