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严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电力行业,财务管理作为支撑企业运营、决策与风险控制的核心环节,其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管理效率。通过构建集成化、智能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与分析,大幅缩短了财务报告编制周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运营管理效率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财务管理作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与决策支持的关键环节,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电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提升人员信息素养
奠定信息化建设基石
一、强化信息化意识教育
电力企业需高度重视对全体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培养。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普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对企业发展的深远影响,使每位员工都能认识到信息化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提升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手段。
二、专业技能培训与实践
针对财务人员,应定期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包括但不限于财务软件操作、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应用等前沿技术。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升财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利用在线课程资源,不断拓宽知识边界,提升个人信息素养。
三、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为了激发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在信息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此外,还应为财务人员提供职业规划指导,明确信息化技能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吸引和留住具备高信息素养的优秀人才。
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保障信息化建设安全稳定
一、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石。电力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数据分类、存储、传输、访问控制等规范,明确各级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确保数据在采集、处理、传输、存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可控。
二、加强技术防护措施
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监测系统等,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对关键数据和系统实施定期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和服务。
三、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加强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应急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识别和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构建集成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财务管理智能化
一、系统规划与架构设计
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和财务管理需求,进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规划与架构设计。确保系统能够覆盖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等各个财务管理环节,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与共享。系统规划与架构设计,是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标准,影响着后续的信息技术填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二、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规律和趋势,为管理层提供精准决策支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财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的质量与标准,达成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三、推动业财融合
构建集成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通过系统建设,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实时同步和高度集成。这有助于财务部门更深入地了解业务运营情况,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加精准、及时的财务支持和服务。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从提升人员信息素养、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构建集成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展望未来,信息化建设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重点发展的方面,是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趋势。相信,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式愈加全面化,能够有效为财务管理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王锦波.电力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纳税,2020,14(34):101-102.
[2] 马桂玲.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电气传动,2019,49(11):118.
(作者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河北承德市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