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万全右卫城“出圈”的背后 2024年07月15日

万全右卫城游客络绎不绝。万全区委宣传部 供图

右卫城,张家口这个特色小城火了……7月7日,央视新闻《中国晚八点》节目,走进张家口右卫城。

张家口万全右卫城,是一座距今六百多年的明代卫所,近年来依托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右卫城经过建设修缮,重现历史风貌,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华灯初上,整个右卫城流光溢彩。古老的城墙、雄伟的城楼、古街古巷在光影交错间,再现繁华的市井烟火气。万全右卫城建于明代初期,是明代长城军事防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长城沿线保存完好的明代军事卫所。官兵战时打仗、平时屯田,实现了战争和休养生息同时进行。而随着历史变迁,这里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弱化,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成为繁华的商贸之城。

近年来,依托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张家口实施了万全右卫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项目,进行了城墙保护修缮、仿古街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7大工程。

晚上这里游客熙熙攘攘、游人如织,年轻的游客穿上了汉服,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打卡拍照。很多游客选择晚上来右卫城,也是奔着大型演出而来。在主街上,演员们身着明代服饰、挥舞着道具刀剑,以街道作舞台,演绎右卫城里的故事。

根据当地文旅部门统计,右卫城6月份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随着暑期的到来,实施免费入城的卫城,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十一点,两场大型演出从周末演变成天天演,整个暑期预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

万全右卫城“出圈”的背后藏着哪些“秘籍”?

真诚实干是最大底气——

时针拨回到2014年,当时的万全县委、县政府将右卫城保护开发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依法依规启动了城墙内15米、外50米文物保护红线范围内的搬迁工作;2015年,卫城南瓮城原址恢复和东西相接墙体抢险加固工程实施;2018年至2021年右卫城棚户区改造;2021年,启动右卫城保护与开发(一期)项目;2022年5月,右卫城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2月,右卫城开街试运营。

门票免费、停车免费、看剧免费、项目体验免费……“免费政策”成为右卫城试运营以来被游客津津乐道的一个亮点。如此力度的惠民举措,底气来源于万全上到区委、区政府,下到相关职能部门、乡镇、运营公司满满的诚意。

胜在品质赢在服务——

徜徉在右卫城,仿佛一秒穿回600多年前。在这里,今昔卫城跨越时空阻隔,交相辉映,深情对话。右卫城有“京西第一卫”和明代卫所制“活化石”之称,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重要节点,也是河北乃至华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军堡卫所之一。

卫城设计之初,张家口万全区就敲定了古城建设的核心思路——“文脉不能丢,特色要突出,感觉要对味儿”。其最直观的体现要数古城的建筑风貌。为呈现原汁原味的历史感,打造符合卫城的特有气质,整个古城的场景全部采用纯砖木结构搭建,空间布局沿袭原有街巷肌理。

据了解,古城所有用砖都是从省内各地以及山西、山东收购的老砖打磨而成。可见,一座古城的华丽回归离不开一群人的匠心坚守。

如果说考究的场景为古城的韵味奠定了基础,那《大道回响》和《大明1625》两部每日轮番登场的原创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绝对是卫城引流放出的两个“大招”。一部带领大家重温张库大道的繁华,另一部讲述了“明朝那些事儿”。逛古城、看演出成为许多游客前来打卡的不二之选,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不是西安去不起,而是卫城更具性价比”,随着右卫城的出圈,网友的一句戏谑之言道出了卫城的优势所在。这种“性价比”不仅展现在品质内容上,还体现在细致周全的服务上。

卫城每家店铺都免费供应饮用水,景区外的交警微笑服务提示卡、轮椅免费租用、平价餐食供应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服务,直击每位游客的心窝。

旅游的尽头是服务,“出圈”的风景是情谊。都说这几年的文旅市场愈来愈卷,作为“文旅小白”,右卫城不可回避地涌进这场洪流,他们选择了以“卷自己”的方式在市场中闯出一片天地。事实证明,最终成为了一场双向奔赴的相互成全。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