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在采摘成熟的番茄。李亚喃 摄
本报讯(通讯员辛培 李亚喃)近日,走进冀州区门家庄乡东堤北村一设施大棚里,成片秧苗整齐排列,一颗颗番茄掩映在绿色藤蔓间,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其中,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番茄,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们村集中建设蔬菜大棚100多个,种植的西红柿、黄瓜、夏黑葡萄等深受市场欢迎,在周边市县销量较高,每棚年收入达3万到4万元。今年,我们还准备腾出近250亩土地发展设施农业,预计增收30多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占魁说。
据介绍,目前该乡发展设施蔬菜产业300余亩,结合当地实际及群众意愿,设置了多块集中设施农业种植区,并逐年扩大种植规模,不仅吸纳带动了本地近百名群众增收致富,也逐渐成为辐射周边多个县市区百姓的“菜篮子”。
近年来,冀州区将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攻方向之一,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发挥带动效应、畅通销售渠道、升级管理技术,高标准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使全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稳步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截至目前,该区共发展设施蔬菜产业2200余亩,充分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