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霍文龙 通讯员秦艳霞)为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工伤保险工作合作框架协议》相关要求,按照天津市人社局、河北省人社厅《关于工伤认定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委托合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邯郸市人社局率先在全省开展异地工伤保险委托合作工作,与天津市人社局签署异地工伤保险委托合作,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津冀两地工伤认定鉴定一体化服务,优化流程、提质增效,切实保障了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自津冀两地实施异地工伤保险委托合作工作以来,邯郸市人社局面对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展开调查核实、搜集资料证据、组卷,并通过现场调查取证和政务安全邮政快递等方式与天津市人社部门沟通协作,做到了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与高效便民,保证受伤职工与家属能及时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23年7月23日,天津铁厂有限公司职工张某,在天津铁厂有限公司突发身体不适倒地,经抢救无效后死亡。8月4日,邯郸市人社局在收到天津铁厂有限公司的工伤认定申请,第一时间对相关证人展开调查核实,收集资料证据、组卷,并通过政务安全邮箱、邮政快递等方式反馈至天津市人社部门,做到及时高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邯郸市人社局副局长贾丽娟介绍说,津冀两地异地工伤认定合作是邯郸与天津两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高效便民的重要服务举措。
截至目前,邯郸市人社局共完成异地工伤认定案件调查18件,切实保障了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标志着两地工伤保险实现了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体系的全面对接,政策、经办、服务等各环节的全面协同,必将进一步提升邯郸人社局在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经办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对接。
同时,邯郸市人社局还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工伤职工暖心疗伤工程”,加强行风建设,优化经办流程,简化办事事项,强化部门协同、畅通工伤认定鉴定服务,全面提升工伤保险管理服务水平,用关心、用心、细心、暖心换来群众的安心、放心、舒心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