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公馆智能二代健身路径。

饶阳全民健身中心。

景县惠民渠体育公园球类场地。 衡水市体育局供图
本报讯(记者张梅胜 通讯员张正阳)近日,记者从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体育惠民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衡水市共更新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569处,2023年体育惠民工程工作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
衡水市体育局四级调研员李妙介绍,按照《2023年河北省体育惠民工程实施方案》要求,2023年衡水市计划建设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558处。其中,更新健身设施500处,新建或改建体育公园14个,建设足球场12处,篮球场、乒乓球场和羽毛球场20处,建成健身步道12条。目前,各项工作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市更新建设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共569处,其中,更新健身设施506处,完成率101%;新建或改建体育公园14个,完成率100%;建成足球场12处,完成率100%;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场25处,完成率125%;健身步道12条,完成率100%。
加快推进乡镇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工作。今年10月份,衡水市体育局为14个乡镇建设了笼式球类场地,为21个乡镇安装了231件健身路径、21副篮球架、42副室外乒乓球台,更好地满足了乡镇群众的健身需求。
高质量推进中心场馆建设工作。衡水市已建成衡水市体育馆、奥体中心体育场、衡水公共滑冰馆等一批中心场馆,衡水市滏东全民健身中心目前正在办理招投标手续。全市11个县(市、区)通过财政投入、争取中央资金、社会力量投入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公共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全覆盖。
动员社会力量,增加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供给。衡水市体育局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不断完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建成衡水轮滑运动中心,该中心拥有国内首条国际标准200米双曲轮滑赛道。正在筹建的国际轮滑运动中心(衡水)北方训练基地,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也是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负责京、津、冀、鲁、豫、晋6省市社会轮滑运动工作。国际轮滑运动中心(衡水)北方训练基地则是衡水市唯一列入河北省冰雪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项目,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实施国球进社区进公园工程。衡水市体育局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等工作,组织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行动,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园健身服务功能和“15分钟健身圈”。目前已采购部分乒乓球台,近期将下发到有需求的社区和公园。
李妙表示,衡水市体育局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不断补齐各级全民健身工作短板,规划建设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增设科学健身指导和体育宣传设施。下发了《关于做好公共健身场地设施管理维护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定期检查,掌握辖区内公共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使用情况,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场地设施管理维护检查工作,杜绝安全隐患,全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据悉,下一步,衡水市体育局将把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打造体育公园,在公园广场、口袋公园、街角空地等场地,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体育公园和小型体育主题公园;结合“和美乡村”、完整社区建设,在人口密集、场地设施基础较弱的行政村(社区),更新新型智能化健身器材;继续开展乡镇补短板工程,在乡镇(街道)建设球类场地、健身路径等多功能运动场地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