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青芳和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在测量梨的糖分。朱涛 摄
本报讯(记者李畅 通讯员朱涛)在赵县,25万亩梨树迎来丰收。梨农们大都全家出动,在梨园里采摘、分拣、装车,一片繁忙景象。
位于赵县谢庄镇谢庄村的百年古梨树区有一位“知名”果农,她叫程青芳。2019年,她辞去年薪50万元的工作回到老家,当起了梨农,到今年刚好第五年。
程青芳管理梨园有思路、讲方法,她施有机肥、绑迷向丝,还制定了古梨树养护方案、改良土壤有机质。含糖量越高,雪花梨的口感越好,通常糖分达到12%的雪花梨就已经可以进行销售,但为了让口感更加饱满,程青芳会坚持让梨在树上多长两周,就是这短短的两周,梨的口感会有不小的变化。就这样,树越来越健康,结出的雪花梨也又脆又甜,有了“小时候的味道”。
“种”的问题解决,接下来是成本增加、销路不畅、储存时间缩短……程青芳拿出当年跑销售的经验,全国各地的农产品交易会和果品批发销售中心,一家家地跑。每个周末,她还会去六七个社区或商超。
随着她的不断努力,逐渐闯出了市场,跟着程青芳种古树雪花梨的梨农也从最初的5户增加到现在的100户,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普通的梨每斤一块钱左右,这个梨是论个来卖的,一个能卖到近二十块钱。”看着梨越来越受欢迎,回乡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程青芳愈发坚定了当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