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跨境电商 买卖全球 2023年07月25日

在邢台市南和区和阳镇一家宠物电商企业,工作人员在给客户选配宠物食品。

在河北唐山,京东(唐山)外贸物流运营中心跨境电商保税仓日前在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正式开仓,预计带动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3亿美元;

在山东青岛,今年“6·18”期间进口规模快速增长,其中升级类、品质类进口商品占比显著提升;

在江苏无锡,一场跨境电商交易会上数百个国内品牌集中亮相,吸引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前来洽谈;

……

作为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是正在成长的外贸增长点。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中国跨境电商贸易年度报告》,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1%,呈现出“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贸易伙伴更趋多元、消费品占比进一步提升、业态发展头部效应明显”等新气象。中国跨境电商主体超过10万家,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规模占外贸比重由5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5%左右,贸易伙伴几乎遍布全球,“买全球、卖全球”的双向交流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双向交流带来互利共赢

6月18日下午5时,山东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又一批货物入园。“加上这批,今年‘6·18’跨境电商促销活动总单量已超122万单。”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关务负责人陈蕾说,这次“6·18”促销活动从5月底开始,商品品类较往年更丰富,实际订单中化妆品及保健品的单量和客单价都优于上年,汽配产品、运动品类、酒类也实现明显增长,预计下半年业务还能实现较快增长。

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数字背后,一方面是中国产品对海外市场的吸引力日趋上涨;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也享受到更多的全球好货,双向交流带来的是互利共赢。

走进第40届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廊坊临空国际会展中心设置的跨境电商主题展馆,只见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展馆不仅汇聚了众多头部跨境电商企业,还有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电商平台优选商品参展。

来自捷克的水晶杯、泰国的充气果冻包、巴基斯坦的手工地毯……一些国别馆内,来自海外的特色产品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展台上,吸引不少客商前来咨询、采购。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洽谈会特设国别馆展区,组织多场跨境商品展销活动,助力中国消费者“买全球”。

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介绍,跨境电商主要包括四类主体,一是亚马逊等传统的跨境电商平台;二是入驻平台的电商;三是为商家提供产品的供应商;四是提供跨境电商相关服务的服务商,服务范围包括物流、软件开发、海外仓等。

佳佳供应链管理(廊坊)有限公司便属于第四类跨境电商企业。该公司打造的SaaS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建立覆盖整个跨境供应链的外贸网络,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商检通关、出口退税、外汇结算、物流货代、信用保险、贸易融资、海外仓展、订单撮合等进出口环节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这就像我们出去旅游可以在一个手机App上实现买机票、订酒店、进景点等服务。客户只需要平台下单,后续全由我们包办。”佳佳供应链管理(廊坊)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雯介绍,公司已累计服务外贸企业上千家,出口产品至欧美、东南亚、非洲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至5月公司的出口额已达1.43亿美元,同比增长65%。

“买全球、卖全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好物走进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走出去,中国跨境电商的海外贸易伙伴不断增多。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规模占外贸比重由5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5%左右。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0万家,综试区内跨境电商产业园约690个,我国跨境电商贸易伙伴遍布全球,与29个国家签署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

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自主品牌国际认可度提升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有着“中国宠物产业之都”之称,全区有相关市场主体11000家,近年来该区引导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远销至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邢台名派宠物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靳永杰便是跨境电商的受益者。三年前,看到公司生产的“猫别墅”等产品受到国内市场青睐,靳永杰萌生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想法。由于不熟悉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公司通过和有经验的外贸公司合作实现了在亚马逊等平台销售。目前公司跨境电商销量已经占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和国内直播带货一样,跨境直播同样是跨境电商的新风口。目前我们尝试通过TikTok等平台进行跨境直播。公司正通过人才引进、建设翻译软件等方式解决跨境直播可能存在的语言障碍,努力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靳永杰说。

其实在河北,像南和宠物用品这样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有上百个,而放眼全国,这样由中小微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更是不计其数。在国务院参事、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发起人汤敏看来,这种产业集群可以被称为“蚂蚁雄兵”。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市场及合作拓展负责人邱胜表示:“近年来,跨境电商逐步从‘新业态’发展为‘新常态’。目前,中国有数十万企业正在通过亚马逊全球18大站点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建立国际化品牌。”

“随着企业强化全球品牌能力建设,我们拓展海外市场的成绩越来越好。”福建一笔成服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庄小清介绍,公司最近在赶制一批出口海外的服装,这款产品插上充电宝即可实现自主控温,是公司自主品牌,这两年一直是海外爆款。

庄小清表示,企业现在不再依赖过去海外客商下订单的传统外贸模式,自主品牌越来越受海外消费者青睐,B2C(企业对个人)的销量不断扩大,目前约九成订单通过亚马逊、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平台完成,预计接下来销量增长1倍以上。

快捷便利的购物体验,是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商品的原因。而这种购物体验的背后,是国内在相关配送模式以及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发力。

就拿太仓市“菜鸟保税仓”所在的太仓港综保区来说,作为江苏省首批开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的综保区,这里依托太仓港这个天然交通优势,在国外有覆盖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近洋直达航线,在国内与上海洋山港有着通关一体化的港口联动,这些都为当地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运输成本优势。近年来,太仓港综保区还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机遇,探索“自贸联创区+跨境电商”“新零售+跨境”等新模式、新渠道。

同样,在河北,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京东(唐山)外贸物流运营中心跨境电商保税仓,年跨境电商进口单量可达300万至500万单。河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正着力推进曹妃甸区菜鸟中心仓、京东仓和京东(石家庄)跨境电商项目建设,完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链条。

5月底,商务部公布2022年跨境电商综试区评估结果,上海、杭州、青岛等多地评估结果为“成效明显”。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旭东介绍,8年来,杭州形成了8个方面46项制度创新案例,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由1.2亿元扩大到1200多亿元,增长千倍;跨境电商企业由200多家跃升至5.5万余家,增长约275倍。

政策加持环境优化,外贸企业深耕新赛道

6月16日,雄安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与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地将在资源平台对接、产业互促发展、人才培养交流、标准化试点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大胆探索合作路径,加快推动雄安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打造更加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

我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分6批设立了跨境电商的综合试验区,出台了包括提升通关效率、降低跨境电商企业出口退运成本、完善配套设施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为跨境电商企业做好服务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6月17日早上7点,位于浙江省诸暨市的诗丽仙饰品有限公司的主播准时出现在TikTok平台上,开始每天的跨境直播。几年前,公司负责人钱少聪第一次接触跨境电商,并开始尝试跨境直播的销售方式,此后又积极拓展独立站、国际站等平台业务,公司海外销售量逐步上升。诸暨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科长何烈军表示,近年来,跨境电商模式在诸暨市的企业中流行起来。仅2022年一年,全市新增跨境电商网店企业就达到97家。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背后,有企业的拼搏创新,也离不开服务创新、支持创新的环境。

6月12日,海关总署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其中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服务外贸创新占据了重要位置。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吴海平介绍,近年来,海关针对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和特点,出台了不少不同于传统贸易的通关管理制度,“量体裁衣”打造了适合跨境电商特点的海关监管模式,有力促进了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发展。

“此外,我们将大力支持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培育自主品牌。”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说,积极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出台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帮助跨境电商企业了解目标市场知识产权情况,提前做好功课,在跨境电商领域模范保护知识产权,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充分保护全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李兴乾表示,跨境电商是正在成长的外贸增长点。围绕跨境电商的发展,最近几年,各个综试区都在积极推进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理念就是“让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目前,这些平台服务的跨境电商企业已经超过6万家,大约是全国跨境电商企业的60%左右。此后,商务部还要支持指导这些跨境电商综试区,进一步优化服务平台功能,引导海外仓企业对接线上综服平台。力争把通关、税收、金融、海外仓储功能集成于一体,实现“一点接入、一站式”综合服务,使这样一项便利的集成服务能够惠及所有跨境电商企业。

(本报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经济日报、河北日报、中国证券报、长城网等)

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