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段永亮 通讯员宋志敏 刘巨雷)日前,肃宁县尚村镇东是堤村大片的富硒黑小麦进入收获期。为庆祝丰收,东是堤村举办了“当乡村振兴先锋 做集体经济状元”第四届农耕文化节,不仅有手把镰刀割小麦等农耕文化体验,还有现场蒸馒头、熬大菜等集体经济成果品鉴,村电商产业基地的主播们更是把直播间搬到地头,将东是堤富硒黑小麦推向“云端”。
“家人们,我现在就在咱们富硒黑小麦的原产地东是堤村的麦田里,我们现场正在举办庆丰收的农耕文化节活动……”一大早,来自东是堤村电商产业直播基地的主播们就将直播间搬到了地头,手持麦穗,背靠麦田,跟直播间的粉丝们介绍着东是堤的富硒黑小麦。这种户外直播形式不仅吸引了更多的粉丝关注,也带动了当地富硒黑小麦面粉的销量。主播郗建英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拍拍金黄的麦穗,一会儿又把镜头对准割麦子的“麦客”和蒸馒头的大嫂,与直播间的粉丝积极互动着。她说:“把直播间从室内搬到田间地头,让大家跟我们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通过‘云端’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了我们东是堤富硒黑小麦。”
文化节的另一个重头自然还是割麦比赛。铜锣一响,“麦客”们拢麦挥镰,“刷刷”几下,麦子就“倒”在身后。没几分钟,真正的“农把式”们就显出了领先优势。打腰子、结捆,干净利落的一顿操作,胜负已见分晓。
本届农耕文化节内容较往届更加丰富,既展示了东是堤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新突破,又勾起人们对旧时光的种种怀念。来自邵庄乡邵庄村64岁的选手刘富云在割麦比赛拔得头筹后特别开心,她说:“20多年没有割过麦子了,今天再次体验了一把,特别兴奋,就跟割自己家的麦子一样,体验到了丰收的快乐!”
据了解,东是堤村在2019年就注册了全县第一家集体经济组织下属公司肃宁县东是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富硒黑小麦种植产业,建成了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富硒黑小麦产业链,为肃宁县集体经济发展树立了标杆。去年以来,“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销售模式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强了品牌知名度,也进一步提振了农村及农民壮大集体经济的信心。东是堤村村民袁浩是第一波跟着村里种植富硒黑小麦的,他说,黑小麦的产量与普通小麦无异,但每斤的价格却比普通小麦高出5毛钱,他这5亩地每年会增收2000多元钱。另外,村集体也有了收入,很快还会拿到额外分红。
尚村镇党委书记刘建康表示,东是堤村以拓荒者的角色,在农产品云销售方面为全镇集体经济发展找准了“风向标”。接下来,尚村镇将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充分挖掘各村特色资源优势,形成“一村一品 一乡多品”的集体产业布局。同时,依托优美的人居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乡村特色,打造一条“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精品乡村旅游路线,推进文旅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