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孟维仑 通讯员吕智强 孙志晓)今年以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邱县分局聚焦主责主业,创新监管方式,深化“三个攻坚”,实现了污染防治有力度,环保执法有温度,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环保新作为。
建机制、压责任,深化大气环境治理攻坚。全面理顺行业部门和属地乡镇大气污染防治责任,逐行业、逐领域、逐区域明确牵头部门,建立长效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切实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县大气办加大了巡查力度,联合专家组及早预判污染形势,严控秸秆禁烧、散煤复燃、餐饮油烟治理和工业企业的无组织排放。住建部门严控建筑工地扬尘管理,确保各工地严格落实6+3个100%标准。市政部门对城市道路,绿化带、支街便道全面开展清扫洗城抑尘,实现道路见本色、车过无扬尘。
抓治理、促提升,深化水环境改善攻坚。充分发挥河长制和网格员作用,定期巡河成为常态化,及时清理“四乱”,坚持河岸、河道、河面垃圾及漂浮物“动态清零”。强化雨水口日常监管,对雨污水混接进行断流截污,对损毁溢漏管道进行修补。加强企业入河排污口管理,以水质达标为目标监督河长责任落实,织牢水环境监管网络。对合法入河排污口加强日常监管,采用企业自测和监督性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排污口水质数据,确保达标排放。对非法入河排污口进行取缔封堵,加重处罚,强化监管,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实施了黑龙港流域邱县段“三渠”水质提升工程和宋八疃渠水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水体生态修复与自净能力。
强监管、严执法,深化环境风险防范攻坚。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全面加强工业源、移动源和辐射源三类重点执法,有效管控生活源和扬尘源污染。一方面强化环境执法力度,通过突击检查、重点抽查、节假日巡查、不间断夜查等形式,利用在线监测、网络视频监督等数字化手段,充当监管“千里眼”,坚持“故意必罚”“造假必罚”“屡犯必罚”,对环保违法行为坚决出手、重拳打击。另一方面柔化环境执法温度,开展了“环保干部进企业助力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实践活动,积极转变行政执法理念,变“后期监管”为“靠前服务”,坚决杜绝“一罚了之”,引导企业规范化发展,实现“环境更好、打扰更少”的工作目标,以实际行动优化营商环境,为推进邱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