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新光 张嘉琪
近日,记者来到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端村镇东淀头村,在村里见到58岁的任大汉时,他正在清洗渔网,“进入5月份就是禁渔期了,村里的渔民利用这个空闲,还可以出去打打零工,补贴下家用。”
东淀头村四面环水,是个典型的淀中村、纯水村。“非禁渔期,每天后晌四五点就开始下网,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开始起网。现在湖水清了,鱼的种类多了,数量也多了,打的鱼也多了,最多时一天能打百八十斤。”任大汉表示,他儿时记忆中的白洋淀慢慢回来了,“鲢子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但是在白洋淀里有好多年见不到了,如今水质好了,又能看到鲢子鱼了。”
大淀风光好,水是生财宝。东淀头村的渔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
5月22日,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安新县分局环境监测站站长刘冬梅和同事所乘的船来到采样点,把采样器小心翼翼地放入淀中,采集水样。“雄安新区设立后,通过控源、截污、治河、补水、生态修复等,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白洋淀恢复了生机活力。”刘冬梅兴奋地说,“这几年,白洋淀水质越来越好,一年上一个台阶!”
漫步东淀头村,民居白墙灰瓦,老巷幽深,游船码头、休闲广场一应俱全,淀水穿村而过,如一幅水墨画铺展开来。
连接东淀头村及相邻几个水村的公路,被当地人称为“旅游路”。近两年,东淀头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多方筹措资金打造村级亮点工程,对村南、村北广场及主要街道进行硬化、亮化,修建了水润公园、亲水公园等休闲娱乐场地。
“东淀头村已经实现污水、垃圾、粪便全收集、全处理,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在东淀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小峰看来,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实现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同时又带动了产业振兴。“如今,白洋淀生态环境越来越美,村里的返乡能人、返乡大学生越来越多。”
今年56岁的张英利,年轻时外出创业,在北京做生意、开工厂,后来,回到东淀头村进行水产养殖。4年前,安新县为改善淀区水体水质,对该县白洋淀水域内的水产养殖进行全面清除。张英利将水产养殖区域水面恢复原样,此后,他又从水产养殖户变成了旅游专业户,利用自家庭院,开办了“渔家乐”。
现在,张英利决定在乡村旅游上大干一场——成立了起航旅游公司。“我们打算将村里闲置的老房子利用起来,改造成民宿。着重发展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去淀里打鱼,当一天渔民。”张英利告诉记者,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劲头越来越足,还要打造更多“淀家乐”“渔家乐”。
记者看到,一些渔民在淀里收苇叶。“这不,马上到端午节了,我们的苇叶包粽子用,清香扑鼻,城里人特别喜欢。”渔民边捆扎苇叶,边爽朗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