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据新华社石家庄5月9日电(记者王文华 曹国厂 高博)赵建成是雄安新区容城县平王乡仇小王村村民。2017年11月13日,赵建成和工友们种下了雄安新区千年秀林的第一批树木。截至2021年4月,雄安新区已新造林41万多亩,栽植苗木种类200多种,数量逾2000万株。
“起初我是种树;树种完之后,2018年成了护林员。目前我们20个人巡护4000亩林子。”赵建成说,现在,千年秀林里的200多种树木,他几乎都能叫出名字。
雄安新区吸引的不光是赵建成这样的本地人,还有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建设者。现年32岁的黄雪晨,4年前怀揣梦想、满怀激情从塞罕坝来到雄安新区,目前是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的高级业务主管。
“2012年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后,我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担任施工员、技术员,成为第三代塞罕坝人。”他说。
1962年以来的50多年时间里,三代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在茫茫荒原上造林115万亩,筑起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被誉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在雄安新区,我参与了10万亩苗景兼用林、2018年秋季造林、2019年造林、2020年造林等项目。”黄雪晨说,“我有幸见证了千年秀林拔地而起。如今在雄安这片热土上,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千年秀林是面积1770平方公里的雄安新区率先启动的重大绿色基础设施工程,是“先植绿、后建城”新理念的创新实践。根据规划,未来雄安新区将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之中,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其中,千年秀林是绿色的代表,而蓝色指的是“华北明珠”白洋淀。(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