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襄都区五级联动高效解决群众烦心事 2021年04月22日

本报讯(记者刘杨 通讯员刘栋)大事小事烦心事,事事有人管。自“百姓议事厅”微信群设立以来,襄都区的居民自治工作越发顺畅,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社区工作重心也逐步从治理转为服务。凡涉及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卫生整治、环境保护及有关居民利益的问题,都能通过“百姓议事厅”得到反馈和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直呼这种方式高效又快捷。

密切党群关系

近日,襄都区锐和城小区居民高辉发现开元南路锐和城广场南侧有一处危墙,随即对现场进行拍摄并发到“百姓议事厅”微信群里。他在群里留言:“这些既影响市容市貌,又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希望政府尽快解决。”次日,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来到现场勘察,对墙体进行了拆除。工作人员还将结果反馈给高辉,并感谢他的关注。“‘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就是咱们老百姓的‘话筒’,有问题能反映,反映了能解决,真不错。”高辉感到非常满意。

据了解,“百姓议事厅”是今年2月初由邢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织发起,并在襄都区作为试点率先开展的,在向最基层群众宣传创城政策、倡导文明行为的同时,听取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所盼。

记者在微信群中看到,各种服务完成的反馈信息不断。群众反映的小区大门破损现象已经解决,街道井盖污水外溢得到疏通治理,小区的新车棚已经搭建好,满足居民停车需求……“百姓议事厅”微信群真正成了党和政府连接居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实现区级“指挥中心”与基层的无缝对接。

构建联动机制

目前,襄都区“百姓议事厅”两个微信群成员已达600余人。该区创城办安排专人收集、整理“百姓议事厅”中群众反映的问题,每天定时将问题清单分别通知到所属乡镇(街道)或职能部门,要求24小时之内反馈处理结果,没有解决的说明原因,并在第一时间给群众作出解释。对于群众在“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内反映的问题,按照市、区、乡镇街道(部门)、社区(村)、文明引导员构建五级联动机制,层层推进,逐级协调,联动处理,真正解决百姓身边“烦心事”。目前共解决问题40个,正在协调解决9个,转交到市有关部门正在协调解决9个。

“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平台开通后,邻里纠纷得到调解,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居民在群内还能参与“文明市民”“优秀楼长”“先进小区长(网格员)”等评选活动,提高了居民对创城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完善长效机制

“我市创城工作不断延伸基层社会治理的触角,目的是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邢台市创城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襄都区将利用好“百姓议事厅”平台引导正面舆论,宣传正能量,更好地问政于民、服务于民,使它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新渠道以及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新桥梁,真正实现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与居民群众服务“零距离”,并将此模式在全市逐步进行推广。

襄都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培育发动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加入微信群,整合网格员等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对群众反映的诉求依靠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得以解决。同时,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组织调研,主动发现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推动襄都区建立和完善长效长治机制。

此外,该区还将着重在微信群中做好各项政策性规范性文件和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和解读,让文明引导员成为政策宣传员,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及时将出台背景、重点内容、特色亮点等予以说明,使线下宣讲与线上宣传紧密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