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临城:三级网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21年04月22日

本报讯(通讯员张永辉 王永周)眼下,正值春耕备播之际,针对群众春季农业生产中的科技需求,临城县组织县职教中心及8所分校百余名农技人员组成农技服务小分队,深入全县乡村开展“田间地头送农技”活动,通过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物资帮扶等特色服务项目,帮助群众解决生产难题。

近年来,临城县把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努力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擅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临城县职教中心新型职业农民招生面向全县18-55周岁的农民,优先招收建档立卡户、种植养殖户、有实体经济户。截至目前,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600余人。职教中心把课堂教学、实训教学与外出参观相结合,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学员全部合格结业。截至目前,学校已为1600余名学员发放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结业证书》,评选表彰了李增强、郑延锋等16名在种植和养殖上事迹突出的学员。

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临城县职教中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把实践课搬到农民果园内。通过邀请专家到职教中心及分校讲课、举办薄皮核桃种植、蔬菜大棚等短期培训班进行技术推广,逐步形成以职教中心为龙头,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8个乡镇还探索实施了“学校+农业龙头企业”“学校+劳动力市场”“农技人员+农户”等农民培训模式,向全县更多农民传授致富技巧,提升致富能力。几年来,全县已有800多名农民通过培训成为各类科技能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2018年初,临城县职教中心被认定为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基地,入围第三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并跨入河北省教育厅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20所示范校行列。该县职教中心通过职业教育、农技推广、拓展信息流通方式等渠道,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创新能力、有经营意识的果农,使之真正地适应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掌握发家致富的本领。该校从培养农民科技骨干,到培养新型农民,再到进驻乡镇成人学校开办中专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出了“围绕产业、送教下乡、更新理念、培育技术”的教育模式,把课堂搬到村里的田间地头、示范园区和试验基地,培育了众多新型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