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唯有匠心 才能出新 ——记全国劳模、承德九龙醉酒业集团技术总工张春 2021年04月20日

张春在工作中。

□通讯员焦春江 陈大丰

拿起一捧酒醅,他能精确判断出白酒的配料比例以及是否达到最佳状态;端起一杯白酒,他能辨别出酒的香型、分辨出酒体的好坏、成份含量的高低,甚至连酒精的度数也能说得不差毫厘。

从酿造车间的一个懵懂农民学徒工到省级评酒师,从省级品酒师到国家级评酒师,从承德市劳动模范到河北省劳动模范,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到全国劳动模范,尽管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身份,但张春同他挚爱的九龙醉白酒品牌一道,共担风雨,见证耕耘,共同走过了40年的艰苦历程。

好奇 专注 痴迷

从壁上观到甑下干

张春凭着匠气,用了整整三年时间,一头扎进酿酒车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酒中游。

1982年,高中毕业年仅18岁的张春,以一个农民学徒工的身份迈进丰宁九龙醉酒厂的大门。第一天进入车间,张春就干起了最苦最累的活计。从两米多深的酒窖中用板锨出料,用最传统的降温方式撒料,用眼力和手劲加曲、攒堆、搅拌、入池,整个过程要一口气干7个多小时,一天下来,胳膊酸疼,双手肿胀,他咬牙坚持。工序完成,其他工人找地方歇着聊天,他围着酿酒师傅转个不停。盯着师傅装甑,一盯就是半个多小时;看酒花,问酒品,尝酒度,从头到尾,边看边问。

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张春开始专注于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仅仅是为了弄清“四级摘酒”,张春会蹲在甑下的出酒口,从头到尾观察和品尝,原本就酒量不大的他,从70多度的酒头一直尝到10多度的酒尾,虽然常常是头晕目眩,但他基本能够精准掌握粮曲比例、粮醅比例、粮水比例、入池温度、发酵酸度以及酒体的度数和优劣,“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兑”的酿酒理念也在他心里落地生根。同样是缘于这种好奇、专注和痴迷,张春从一线的酿酒车间开始辗转于液体酒车间、灌装车间、化验室等各个生产环节,直到进入企业的核心部位:勾兑中心。

取经 敬畏 精进

从一招鲜到全面手

1988年,对于张春来讲,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年份。这一年,他争取到了师从中国白酒界泰斗周恒刚和全国评酒状元金凤兰的机会。在赤峰评酒培训的日日夜夜里,为了精准品评各种香型、各种度数的白酒,他每天反复品味、品尝、吞咽、对比,直到舌头发麻,口腔溃疡,甚至完全没有了唾液和食欲。结业考试时,他在50多名学员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直到今天,他还保存着一个已经发黄的学习笔记,扉页上有恩师周恒刚给他的题字:你是冲杀出来的骁将,是有前途的千里驹。尚需继续努力,戒骄戒躁,刻苦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在张春的办公室里,摆放着来自全国各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白酒,甚至是刚刚投放市场的“竞品”,他也要千方百计地搜集。每一种酒他能精准品尝出产地、成份、酒度和酒品。为了保证口腔的灵敏度,40年来,他不吸烟、不熬夜、不吃任何有刺激性的食物。但是为了充分保证九龙醉白酒的品质,他却不惜“以身试醉”。企业每推出一种新款白酒,他和他的技术团队,甚至是董事长、总经理,都要率先“买醉”。每一款白酒的诞生,都要反反复复经过不下百次的试验,出自张春手里的白酒,在国家、省、市各职能部门的抽检中,从来没有过“不合格”的字样。

虽已是不折不扣的匠人,张春依然严守质量关,先后将“九龙佳酿”“老黄帖”“红白帖”“红白龙”等40多种九龙醉系列白酒推向市场,同时涉足“中华沙棘酒”等果露酒和“小白桦”等饮料领域。1993年,九龙醉白酒、小白桦饮料、中华沙棘酒分获第31届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金奖、银奖,企业利税也从超百万、超千万、超两亿元一路高歌猛进。

感恩 传承 创新

从老手艺到新工艺

近40年时间里,张春包揽了企业内部“先进工作者”“十佳标兵”“企业功臣”等几乎所有的荣誉。企业为他搭建起厚重而宽广的平台,他则以匠心感恩培养他的企业、支持他的团队、钟爱九龙醉的消费者。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白酒的追求由浓烈醇香向健康养生悄然渐进,张春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张春尝试进行低度白酒研发,历经上千次的勾兑调试,九龙醉低度系列白酒在省内率先投放市场。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并迅速占领承德、河北乃至京津等地市场,承德白酒市场由曾经的三足鼎立变为一家独大,企业年效益也迅速突破千万元大关。

进入21世纪,九龙醉集团名誉董事长张林带领企业同第三军医大学合作研发健康白酒。在传承与创新的交互中,张春不辱使命,将传统酿造工艺与生物工程技术有机结合,历经两年多的艰辛实践,“生物波调控因子”酿造工艺完美出世,九龙醉健康白酒系列产品相继上市,成为国内唯一一款白酒保健酒,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保健食品证书,并先后获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燕赵老字号、河北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2016年,在时任九龙醉集团总经理张万鹏的支持下,以健康白酒研发为核心的“张春创新工作室”成立,2018年又组建了健康白酒研究院,由各个工种、各个岗位精英组成的技术团队在张春的带领下,深耕健康白酒,矢志传承创新。

研究院成立后,利用纳米技术对健康白酒品质进行再提升的重任又摆在了张春面前。在用纳米杯进行试验的初级阶段,他要精准掌握酒体在杯中各个时段的不同品质,历经上百种的对比试验、品尝,才能把最佳的口感确认。在研发纳米容器的过程中,他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从1斤、5斤、10斤、30斤等不同容器入手,历经小试、中试、大试,直至研发出容量在20吨的酒罐。伴随着利用纳米技术酿造的“超级绵柔10年、15年、30年”等产品的陆续上市,企业效益以30%的速度逐年递增。

承古法工艺,取尖端科技,酿酒中之龙。秉承着九龙醉的这种酿造理念,如今的张春已不是单打独斗的骁将,而是桃李满园的大师。仅企业之内,他的弟子已超过30人,评酒师达到10人,省级评委1人,国家级评酒师2人。

“工匠精神积淀出九龙醉醇厚的品质,传承创新造就了九龙醉的卓越梦想。唯有匠气,才能尊重;唯有匠人,才能传承;唯有匠心,才能出新。”九龙醉集团董事长张一博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