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岳红霞剪纸工作室的学员在贴剪纸(2021年1月17日摄)。 新华社发(范晖摄)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王君璐 宋佳 王雨萧
临近春节,置办年货是心头大事。为防控疫情,多地鼓励就地过年,老百姓的年货怎么买?年货清单透露出哪些新变化?
买什么:
家乡味道、国潮
旋风、数码科技
在外地过年,家乡的味道最能安抚人心。百度搜索数据显示,近30天“年夜饭菜谱”相关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80%。虎皮凤爪、红烧肉、酱牛肉等饱含家乡味道的美食成为年轻人的热搜菜品。
拼多多数据显示,临近春节,“本命年服饰”迎来拼单狂潮,相关服饰商品销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超过350%。醒狮、仙鹤、孙悟空、戏曲脸谱等国风元素在国潮服饰设计中大受欢迎。
对于“90后”年轻人,数码、速食、科技产品等则是他们的最爱。百度搜索数据显示,今年关注年货购置的群体年龄出现下降趋势,“90后”开始成为年货节采购的主力军。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年货清单集中为数码产品、饮食与美妆——手机、蓝牙耳机与车厘子的搜索关注度位列前三。
“今年自己过年,必须多囤点粮食备着。”在北京工作的外省青年小杨表示,以往年货由父母采买,今年都得自己操办,“以前买的都是口红面膜,今年方便速食买得最多。”
多家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科技年货、健康年货也深受年轻人喜爱。老家在辽宁的天天为父母网购了按摩器和扫地机器人。“让按摩器替我给爸妈按摩,让扫地机器人替我帮爸妈做家务。”她说。
怎么买:
“云赶集”“云送礼”
“快递年夜饭”
为方便消费者购买年货,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2021年全国网上年货节”,在网上打造“买年货”“赶大集”“云拜年”等特色活动。商务部2月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年货节”自1月20日启动以来,全国网络零售额已超5100亿元。
京东数据显示,临近春节,异地订单(用户下单并发往非常用所在地)再次火爆,在数亿个家庭间传递亲人的问候。
不少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都选择就地过年。如何让他们吃饱吃好,不仅让家乡的父母牵挂,也让许多商家拿出绝活。“中华老字号等优质餐饮企业将提供年夜饭配送到家服务。同时,推出‘春节不打烊’‘春节也送货’等配套服务。”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司长骞芳莉说。
“免洗、免切、免调料”的年夜饭半成品礼盒套装让许多厨艺不精的消费者“轻松搞定年夜饭”。“今年年货节期间,至少120款年菜在天猫超市上线,仅需简单加热,硬菜就能端上餐桌。”天猫超市年货项目组负责人董骋说。
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还联合商家推出适宜1至2人食用的年夜饭套餐。身在河北的小冯选择订购“一人食”尝尝鲜。“租的房子没有厨房和冰箱,原计划靠泡面凑合一顿,现在有小份款年夜饭,非常适合我。”
据了解,今年多家快递企业“春节不打烊”,并从网络、运力、人员、客服等方面做好保障。
快递物流信息服务商“快递100”数据显示,今年“年货节”启幕后,快递查询量单日峰值超过3.5亿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快递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5%;顺丰公司数据显示,从1月20日“腊八节”开始,顺丰快递量较平日增长两到三成,电商类快递增长明显。“预计有超过184万快递员春节留岗。”“快递100”CEO雷中南说。
京东集团副总裁曾晨介绍,京东物流今年将扩大运营保障范围。即使除夕至大年初三,消费者也可在全国近300个城市、1500个区县正常下单收货。
食品安全:
加强市场供应
严控冷链风险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表示,春节期间,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形势变化,每周按照组织投放2万到3万吨中央储备肉的节奏,向市场增加供应。广东、江苏等地发布通知,制定相关方案和措施,满足市民的节日消费和物资需求。
疫情防控形势下,进口冷链食品安全成为市民关注焦点。连日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节前食品安全检查。“相关商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及消毒证明文件是检查的重点。”丰台区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副科长宋京介绍,2月12日(正月初一)起,冷冻粮食制品、冷冻乳制品、冷冻蔬菜、冷冻水果、冷冻饮品等储存温度在0℃以下(含0℃)的进口冷链食品将全部纳入“北京冷链”追溯食品品种范围。
(据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