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柴国强 娄立新)近年来,峰峰矿区严守生态红线,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环境治理,加快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全面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漫步滏阳河源头龙洞珠泉,青山叠翠、绿水清流、泉水清冽。峰峰为邯郸两大水源地之一的羊角铺水源地和滏阳河发源地。为使水源地免遭污染,2018年以来,峰峰矿区大力实施滏阳河、羊角铺水源地综合治理工程,设置水源地禁养区,关停取缔养殖场149家,实现禁养区的全面禁养,坚持拆违和绿化相结合,先后关停彭楠焦化60万吨生产线、河北裕泰化工有限公司、启源煤业等大型工业企业,取缔关停散乱污企业427个,共拆除建筑约20万平方米,完成土地复垦、生态复绿约23公顷,植树1.8万余棵。
先后堵塞滏阳河沿岸排污口33个,实现沿岸78个村庄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并启动实施11处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以湿地涵养、植物净化等措施,推进水源地整体环境明显改善,域内滏阳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提升绿色发展“成色”
步入峰峰正源洗煤公司,地面清洁湿润,厂区内绿树成荫、芳草茵茵,微雾系统喷云吐雾,云烟缭绕,如入仙境。该企业还流转企业周边土地2000余亩,投资2000余万元,种植各种树木15万余棵,让义井镇这片曾经的工业聚集地洗去工业疤痕,再现绿水青山美丽景象。
峰峰矿区坚持从环境保护中要生产力,从绿水青山中要金山银山,推进产业与生态的相互交融。去年以来,按“六化”标准“一企一策”进行工业企业环保治理,实现“有组织超低化、无组织标准化、厂房本色化、地面绿色化、管理规范化、物流清洁化”。焦化、钢铁、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14家企业完成60个项目的有组织超低排放治理。10个行业101家企业完成无组织精准治理。
培育绿色发展“特色”
近年来,峰峰矿区在治理污染的同时,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企业在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新动能。
邯峰电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分别于2016年、2017年对两机组汽轮机进行供热抽汽改造,实现对峰峰矿区的集中供热,3.6万户家庭告别散煤取暖,用上了更清洁、更高效的供热取暖,实现主城区年消减燃煤消耗约6万余吨,既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又改善了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峰峰金隅太行水泥厂致力于打造生态良性循环经济体系,投资2亿元建设京津冀鲁豫第一条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水泥窑。承担峰峰及冀南新区、磁县等周边县区固废综合处置重任,无害化处理约80万人口的生活垃圾,每年消纳工业、城市、乡村各种废物近400万吨,彻底解决了各类垃圾填埋占地、焚烧二次污染、残渣处理以及污染地下水隐患问题。
如今的峰峰矿区处处跳动着绿色的脉搏,体现着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和谐共生,峰峰人的天蓝、地绿、水清的幸福感、成就感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