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如何看待我国就业形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回应热点 2020年08月08日

7月30日,在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用人单位工作人员和求职者沟通岗位信息。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 王优玲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上半年就业顶压前行。随着我国就业形势逐步企稳,稳定就业大局将进一步采取哪些措施?重点群体就业将如何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近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就业形势逐步企稳

当前面临哪些挑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国家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首位,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为稳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说,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开局低迷,经过各方努力,目前已逐步企稳。

人社部数据显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由2月份的39万人回升到近期每月百万人,上半年累计新增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

“就业形势能够逐步回稳,好于预期,实属不易。”张纪南表示,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为稳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齐心聚力,为稳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当前,稳就业的任务依然艰巨,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张纪南强调,今年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市场需求下滑、招聘延期、求职受限,青年失业水平走高。

千方百计保就业

稳就业采取了哪些举措?

减负、稳岗、扩就业……面对疫情冲击,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强化政策供给,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张纪南说,这些政策具体可以归纳为稳岗位、扩渠道、提技能、促匹配、兜底线五个方面。

一是稳岗位,通过“减免缓返补”等政策,为企业减负,稳住现有就业岗位。二是扩渠道,通过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聚力支持稳就业等。三是提技能,通过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帮助就业。四是促匹配,通过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努力促进劳动者就业。五是兜底线,全力兜住困难群众就业底线。

稳定就业大局

重点群体就业如何保障?

重点群体稳,则就业大局稳。

张纪南说,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是稳就业保就业的重中之重。对于这些重点群体,要分类帮扶、因人施策,通过有针对性的举措,稳定就业基本盘。

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张纪南强调,重点要畅通求助渠道,全面推广使用线上失业登记经办平台,及时受理、及时办结。

目前部分高校毕业生工作还没有着落。对此,张纪南说,将着力拓宽就业渠道,鼓励扩大企业吸纳规模、扩大基层就业规模、扩大升学规模、扩大培训见习规模。

为进一步稳定农民工就业,张纪南说,要强化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权益维护,促进外出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尤其要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优先组织外出务工、优先开展技能培训、优先提供和保留工作岗位等,尽力把贫困劳动力稳在就业地。

(据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