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明 张超卓
在价值体系服务的今天,构建一个集基金、证券、保理、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公司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金融“工具箱”,可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及时、个性化、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真正满足大项目对大体量资金的需求,满足优质科创项目对定制化金融服务的渴望。
秦皇岛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招商引资优惠条件已与其他地区趋于雷同,由优惠政策带来的成本节省于企业而言仅可算是基本配置,无比较优势。而依靠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的传统招商引资模式也呈现出诸多“痛点”,如大项目供给不足、项目质量不高、公共资源一定程度浪费、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发展后劲不强等。
为顺应投资促进工作新要求,满足招商引资新变化,解决园区及产业发展新难题,结合金融与国有资产监管经验,提出全要素供给、多资源配置的投资促进工作思路。
大资本,多工具支撑
从现实需求来看,重大项目投资方对大体量资金、金融要素供给提出明确需求,希望通过政府引导基金、融资租赁、工程保理、平台公司参股等金融工具的匹配,享受全方位金融服务。
从现实工作经验来看,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市场主体的发展与壮大必须根植良好的金融微生态。在价值体系服务的今天,构建一个集基金、证券、保理、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公司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金融“工具箱”,可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及时、个性化、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真正满足大项目对大体量资金的需求,满足优质科创项目对定制化金融服务的渴望。
大平台,多功能分类
在大资本运作、多金融工具支持构想下,资金的承接与金融服务的供给均需平台公司为主体承接,建议在投资促进工作中建立国有行业类平台公司,严格政企分开,各自发挥专长。
政府通过顶层设计,依托现有产业结构与资源,结合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谋划主导产业,发挥政府在投资促进行政服务方面的作用;平台公司利用市场规律,补充政府招商力量不足,以资本招商撬动产业发展。
建议将投资促进部门机构设置与主导行业逐一匹配,建立事业部制,如康养旅游事业部、装备制造事业部、现代物流事业部等。各事业部行政人员通过不断增强行业专业知识,提升项目招商与投资促进能力和水平。如明晰装备制造行业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分析行业动态、掌握国内外行业竞争信息、行业龙头融资需求、研究行业产业链及产业集群等,通过专业化知识积累为该行业发展提供投资促进一条龙服务。
各行业平台公司则为行业发展提供市场化服务,可通过土地一级开发,为投资企业提供定制化“九通一平”,实现土地增值与资产积累,加之金融工具的匹配,以此降低项目入驻成本,提升投资满意度,同时完成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自身造血与价值实现。
大园区,多渠道开发
众所周知,企业布局新项目需要满足诸多条件,除税收、人才、土地、产业配套、生活配套外,资金供给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然而,强势的实体企业,特别是科创型、战略性新兴企业除提供品牌、技术及核心人才外,均需借用政府及其他资金供给渠道筹措充足资金解决土地、项目建设、设备采购等问题。
大体量资金的现实需求仅依靠财政支持难以为继,必须通过小投入来撬动大项目。在此方面建议通过大园区,即产业地产资本招商的方式来解决,如华夏幸福通过买壳黑牛食品+定向增发+产业基金放大资金杠杆,又如绿地集团通过园区参股企业、整合产业,通过资本将外在产业转为内在资源,最终实现股权退出,获得高额回报。
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任务应为定规划、搞协调、抓服务、管督促,通过大园区的多渠道开发与投资促进,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局面。
在大园区招商与投资促进工作中,应注意合理划分园区分类,避免园区间无序与同质化竞争,要多渠道引进项目,提升项目质量,同时做好引进后管理,避免资源浪费与不当消耗。
大产业,多维度促进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拥有自己的生态链,都不能孤立存在。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
在招商引资实践中,企业迁徙、选址的动力通常有两个:一是原有营商环境对企业发展形成制约;二是新区域的产业集聚具有强大吸引力。
因此,大资本支撑、大平台搭建、大园区的有序开发,均将助推大产业的集聚。而大产业的集聚也将反哺区域经济,使得实体经济在供应链发展中产生巨大协同效应,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通过多金融工具的资金运作、多功能国有平台的搭建、多渠道园区的开发建设,从而打造多产业集群集聚的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新格局。
(作者单位:张亚明,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超卓,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