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重点项目注重“硬实力” 营商环境下足“软功夫” 临漳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0年01月15日

本报讯(记者方尚俊 通讯员王俊平 马振彬)近日,投资15亿元的澳林城市会客厅、年产100万吨高延性冷轧线材、医疗防护用品生产等项目落户临漳。项目涉及工业、农业、城建等多个领域,将为经济高速发展注入新活力。2019年,该县重点项目建设位居全市前列。

“临漳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生命线,深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县四套班子齐上阵、部门单位强攻坚,精准服务重点项目、聚力加速建设进程。”临漳县委书记于保叙介绍。

呈现高质量发展“强势头”

2019年,临漳县总投资28.5亿元的3个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8亿元,截至11月份完成投资14亿元,占年度计划175%。

该县总投资60亿元的12个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2亿元,截至11月份完成投资35.8亿元,占年度计划162.7%,项目开工率100%。

临漳县域重点建设项目50个,其中计划开工亿元项目20个,竣工投产30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0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02亿元,占年度计划102%,迈西普医疗器械、思德来钢制家具、中奭球墨铸管、英鑫机械等36项目开工建设,招贤建筑构件、人天科技园等30个项目实现竣工试生产。

亮点纷呈彰显“硬实力”

临漳坚持以项目壮产业、育动能,重点培育壮大装备制造及钢延加工、新型建材、食品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产业列入省主导产业集群;以“强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补链”引领新型产业茁壮成长,以“延链”实现上下游深度融合。

产能合作更加广泛。围绕“去产能、去库存”的目标,大力发展钢后延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利用邯钢钢材产品,引进建设了邯钢工业园、昊瑞农机装备、思德来钢制家具、文平专用车等20家“吃钢”企业,年可消化各类钢材30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

产业链条更加完善。引进建设了招贤绿色建筑构件、蓝堡装配式建筑、格鑫集成房屋等20家新型建材企业,实现住房从钢结构、楼层板、复合墙板、PC构件、配套门窗等一条龙工业化生产。

工农互动更加紧密。引进建设了美临粮油、平原禾丰、桐和源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依托美临粮油,采取入股方式吸纳贫困群众就业,通过分红年人均可增收2000元左右;依托平原禾丰,扶持培育养殖小区,为养殖户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带动畜禽养殖的产业模式。

科技水平更加高端。昊瑞农机产业园项目拥有1项创新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不对行生产技术专利属全国首创;思德来钢制家具项目,拥有技术专利12个,成为全球最大的钢制家具生产基地;人天科技产业园,被评定为省级科技孵化器,成为我省第一家开通5G移动通信网络的高科技园区;中环新威生物天然气项目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横向塞流式干法发酵工艺,年可消化秸秆数10万吨,生产生物天然气1700万立方米。

彰显营商环境“软功夫”

能够让一个个“硬项目”顺利落地、快速推进,这背后是该县在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上的“软功夫”。

县级领导带头服务。成立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指挥部,下设项目评估筛选组、项目审批代办组、项目供地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组等,分别由分管县领导牵头,对重点项目建档立卡,协助解决前期跑办、建设推进、投产达效等方面的问题,按时办结率100%。

责任单位代办服务。建立工业园区、帮扶单位代办机制,从项目签约到立项、环评、注册、规划选址、项目报建、消防预审和项目开工都安排专人跟踪服务,真正实现“综合成本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投资回报最快”的目标。

行政审批提效服务。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流程清单和材料清单,80%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35个常办事项申报材料由原先的314件精简到231件,“一趟清”和“不见面”事项达到149项,办结时限由原来的852天压缩至159天,审批时限缩短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