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永年:小螺丝变成致富大产业 2019年10月14日

□赵明 郭俊蕊 胡高雷

永年,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北端,东接齐鲁,南屏华豫,西连秦晋,北望京畿,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核心发展区域,是历史文化名城邯郸最近最大的卫星城。周边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港高铁、京港澳高速、青兰高速、309国道纵横交汇,四向辐射。

洺河水穿流而过,滋养了百万洺州儿女。闻名世界的杨、武式太极拳发祥于此,全国知名的中国历史名镇、5A级景区广府古城坐落于此,中国紧固件之都聚集在此,永年正向着现代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核心区的目标迈进。

小螺丝诞生记

紧固件,名副其实的工业之米。从桌子板凳的链接,到飞机、高铁、军用设备建设,再到桥梁建筑、大型幕墙建设等离都不开它的加持。而永年人也正是看到了它的价值所在,从改革开放之初就紧盯紧固件的发展、升级、创新,力争把紧固件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

早在春秋时期,生活在永年的先民们就与紧固件结缘。据记载,邯郸为春秋战国时期三大冶铁中心之一,而春秋著名铸剑师干将的两个徒弟便在永年广府古城韩屯村铸剑,战国时期赵国将易阳(现永年洺阳村、柴凹村)作为弓箭打造基地。隋唐时期,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定都永年广府,永年冶铁工艺蓬勃发展,现在弘济桥上连接用的铁腰子,是永年地区保留最早的标准化生产的“紧固件”。

抗战期间,为支援前线,永年朱庄村李立林(李老密)和睢宁村胡振宗带领两个村的能工巧匠,在夜深人静时用小烘炉和自己手工制造的土车床、丝锥等工具,为抗日前线秘密修配枪支,随后研制了枪用配件。由此,诞生了永年第一颗螺丝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种形式的发展,永年人始终保留锻造“紧固件”的老手艺,且由当初在生产队为修理农机具而打造紧固件,变为为增加收入进行家庭作坊式锻造螺丝、螺母等。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永年人民,特别是西滩头、南滩头、朱庄、魏庄、东滩头、睢宁、龙泉、瓜井、段庄等村村民,盘起烘炉开始锻打螺丝。因为门槛低、效益好,家庭作坊遍地开花,各类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永年崛起。后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改进了机器设备,也丰富了产品种类,打开了敢闯敢干的永年人的致富门路。

小螺丝成为大产业

不怕吃苦,努力拼搏,敢闯敢干的永年人民不仅仅满足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这一单一环节,还谋划着一盘连接原材料、生产、销售、物流配送等涵盖上下游全产业链条的可持续发展“大棋”。为此,县委、县政府首先组织县内行业龙头企业,走进江浙一带,考察学习,借鉴经验,进行自我革新,引进当时先进的设备、精密机械从事紧固件生产,产品种类开始从普通件向异形件、高端件跨越。同时,敢为人先的永年人开始转变观念,打造了现代化的公司运行模式,永年紧固件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迅速发展壮大。

为引导标准件规模化经营、集群化发展,永年在2006年规划了河北省永年工业园区西南开发区,为永年紧固件企业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目前,已入驻紧固件龙头企业100余家。产品包含了螺栓、螺母、索具、异型件等50多个大类、10000多个规格型号,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紧固件生产基地,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型重点工程、高端装备制造及矿山、油田、电力、高铁、舰船、化工等领域。永年紧固件产业拥有2000多个注册商标,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个,集体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20多个。生产企业有4200多家。其中,一般纳税人1695家,有限公司2200家,个体工商户2000家。

从松散交易向专业化市场销售的延伸。在紧固件发展的起步阶段,在销售模式上,有的人通过从外地国营标准件厂或本地进货,批发销售给买家,获取利润,还有部分永年人走出家门,拉排子车到武安、沙河、邯郸、邢台、安阳等省内外靠摆地摊销售紧固件。当时,就是在马路边支上排子车,上面放产品,人就站在旁边售卖,一年四季如此。当时,在永年 “摆螺丝摊儿”成了一种时尚。到上世纪80年代初,村民们开始在永年洺鸡路朱庄村两边或各大集市开始摆地摊,后来发展到107国道两侧地摊市场。永年标准件市场的雏形开始显现。

随着螺丝摊逐年递增,为规范整合销售市场,永年积极谋划,科学布局,先后建成了河北铺标准件商城、中国永年标准件城、中国飞宇螺丝大世界、国际标准件五金城、中国国际标准件产业城,至此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紧固件专业销售市场,拥有7624家商贸门店,经营面积达60万平方米,其中40%为外地经销商或分公司。产品运输装配中心,也由原来两处汽车配载中心,运输车辆30余部,发展到目前拥有紧固件专业物流运输公司75家,大型运输车辆2000余辆,短途运输车辆3000余辆,从业人员1万多人。物流线路及主要区域辐射全国,覆盖至全国较发达的乡镇,年物流吞吐量达910万吨。

在销售渠道上,紧固件产销企业紧跟时代潮流,主动发展电子商务,纷纷开设网站、网店,开通网上销售渠道,结合“互联网+”,积极打造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近年来,永年还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迅速拓展国际销售渠道。目前,永年拥有500多家网络销售企业,特别是创建了目前永年唯一专业的紧固件在线交易平台——“海螺丝”电商平台。永年紧固件网络遍布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镇,销售网点达2.5万余家,成立30家永年异地商会,在加纳、南非、菲律宾、印尼、越南、缅甸、马来西亚、迪拜、巴西等国家设立了20余家办事处,永年籍外销人员达13万多人。产品销往全国,并出口美国、欧洲、韩国、日本、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走上转型路

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一颗小小螺丝钉已成为永年致富金疙瘩,自主发展到今天,永年紧固件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飞跃发展,呈现异军突起之势,形成了“三十万人搞生产,十万大军出永年,千辆大车搞物流,家家户户出老板”的紧固件产业格局,成为邯郸市唯一产值超200亿元的地方特色产业,产品种类达50多个大类、10000多个规格型号,年产量达到430万吨,产值279亿元,产销量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5%,被确立为河北省十大特色产业之一,被认定为首批“河北省中小企业示范产业集群”,“河北省区域特色产业基地”。

要想永立行业前列,必须创新不断。2017年史上最严环保年的到来,对于永年紧固件产业发展是个重大考验,邯郸市35000家“散乱污”企业整治该区占到近三分之一,如何转型?出路在何方?成为摆在全区干群面前的一道难题。开展紧固件生产全面整治规范提升也注定是载入永年发展史的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

问诊寻方

“永年紧固件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是已经到了不治理、不升级就是死路一条的地步。我们必须以背水一战的勇气,壮士断腕的魄力,举全区之力进行紧固件行业规范提升,坚决整治‘散乱污’企业,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向中高端迈进……”在2017年6月12日永年区标准件产业规范提升大会上,永年区委书记侯有民立下“军令状”。

区委书记侯有民、区长张荷红等领导,既挂帅又出征,深入企业查实情,连夜调度促提升,调研座谈问良策,聘请专家寻路径,一次次召开企业主座谈会,对永年紧固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侯有民带领标发委、发改局、环保局、工信局、规划局和国土局等部门负责人,两次赴温州、丽水、海盐等南方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当地紧固件企业环保整治提升经验。在借鉴南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永年紧固件企业实际情况,最后得出结论,永年紧固件产业必须马上启动全面规范提升工作。

为此,永年区委、区政府专题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相关情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永年实地调研,指出:“多年来,对永年来讲,再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应当举全区之力,把永年紧固件规范提升工作做好”。同时,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生态环保部汇报了永年紧固件产业规范提升工作,争取政策支持。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先后两次到永年专题调研,指导规范提升工作,为永年紧固件产业规范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随后,永年区成立了由侯有民任政委、张荷红任指挥长的标准件行业整治规范提升工作指挥部,确立了分类施治、整体提升的思路,抽调了800余名干部,深入企业,实行“五包四清三精准”工作机制,对全区标准件生产、加工企业开展摸底。

攻坚克难

“所有的工作必须‘精准’,要分类施策,同步推进。为此,我们在全区实施了‘五个一批’工作思路和‘五包四清三精准’工作机制,确保标准件规范提升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张荷红说。

在永年,明确“取缔淘汰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入园进区一批、高端引进一批”的“五个一批”工作思路,从全区抽调800名骨干组成了规范提升工作队,全区展开了一场紧固件规范提升攻坚战。

取缔淘汰一批。永年在对全区所有不符合环保政策的9098家紧固件企业关停整改的同时,充分发挥宣传发动、舆论引导作用,逐个入户向企业发放明白纸、告知书,并通过电视、村街广播、微信,以及组织企业业主观摩学习、面对面宣讲等方式,确保政策宣传到位。工作队员以真心服务换群众满意,主动业主清原料、清场地。正是凭着不辞劳苦、日夜攻坚的干劲,5017家涉酸、涉煤、居民区内的企业和不具备规范提升条件、整治无望的企业和华宝、荣辉等4家电镀中心,按照“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的“两断三清”标准彻底取缔到位。

规范提升一批。如何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按照规定完成整改提升成为了重点。为此,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开展标准件行业规范提升推进“散乱污”企业清零整治工作的意见》和《标准件企业规范提升优惠政策暂行办法》,国土局、环保局、规划局、发改局等部门制定了办理环评的简易手续,先后组织召开两次高规格、大范围的培训会,对工作在一线的全体干部职工进行集中培训,组织了多次现场观摩会、银企对接会、政策形势分析会,增强企业规范提升的信心;抽调85名工作人员,组建综合办公室,进行联合办公,开辟快速通道,集中办理相关手续,并开通咨询热线,及时解疑答惑,切实为群众搞好服务;制定紧固件企业和加工门店整治提升标准,并筛选计森、旺盛、兆运等5家企业作为标杆企业进行打造,示范带动全区其它企业规范提升。通过区委、区政府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按照环评程序及流程要求,该区对符合发改、土地、规划、环保等规范提升条件的1673家生产企业实行环评“手拉手”代办制,分批办理,高标准提升。

整合重组一批。为了更好地扶持小厂摊、小业主,该区区委、区政府制定了扶持企业整合重组的专件,鼓励单体规模小、不具备办理环保手续条件,但是有市场、有效益、有技术的企业,对原厂区落实“两断三清”、进行淘汰取缔后,采取租赁、入股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实行规模化生产,并启动重组新建项目100个,入驻企业1800多家。

入园进区一批。该区通过调整园区规划,扩大园区范围,把具有一定规模、不具备原址提升条件的企业,全部迁入工业园区。投资50亿元,建设了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的恒创环保科技高端标准件产业园,国内表面处理规模最大、环保投资最多、资源循环利用最高、危废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最高,一举整合了全区4家电镀中心和580多家表面处理企业,在有效整治表面处理污染的同时,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治污。

高端引进一批。没有高端企业走不长远,也实现不了高质量发展。为此,永年区委、区政府抢抓国家环保整治的时机,瞄准产业链高端,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由区主要领导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上紧固件设备生产、汽车紧固件、高端异形件、不锈钢紧固件等项目,举办2次产业对接招商会,先后引进意大利孟召尼机械设备制造、韩国世盛金属制品、中国台湾速配盛金属材料、深圳大和装备制造产业园、河北同发集团铁路配件等高端紧固件项目26个,总投资230亿元。

涅槃重生

通过规范提升,永年紧固件产业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

从永年区政府获悉,经过紧固件产业规范提升行动,该区紧固件行业税收由1.71亿元增至2.9亿元(2018年);产品平均利润由每吨100元至500元增长到300元至1000元,一串串数字带来的喜悦彻底打消了干群、企业主的顾虑。

2019年2月21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2018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通报》,对空气质量大幅改善、PM2.5年均浓度和综合指数改善率在全省排名前20位的32个县(市、区)进行通报表扬,永年名列其中。

——生态环境持续好转。2018年,永年区综合指数7.89,同比下降16.5%;PM2.5平均浓度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优良天数152天,同比增加26天;重污染天数29天,同比减少29天。

——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境内主要河流洺河,再现鱼虾共生、雁戏鸟鸣的水乡景象。

——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紧固件行业一般纳税人企业由整治前的1077家增至1965家;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由整治前的196家变为249家;税收由1.71亿元增至2.9亿元;紧固件产品平均利润由每吨100元至500元增长到300元至1000元。

同时,永年区成立了省级紧固件行业协会、省级紧固件研究院、省级紧固件质量检测中心,建立了中国永年标准件总部基地,制定了标准件产业发展规划,注册了“永年紧固件”集体商标。

——企业管理更加科学。2018年,开展标准件企业经济绩效综合评价,对全区1708家紧固件企业“亩均税收、出口创汇”等17项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并分为A、B、C、D四类。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生动的实践凝聚着主动作为的担当。永年分类施策、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的做法,受到国家生态环保部和省、市领导高度评价。2017年7月26日,新华社以《一个标准件集散地的“环保突围”》进行专题报道;2018年7月2日,区委书记侯有民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常委会上,以“以环保倒逼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为题作典型发言;2017年11月22日,区长张荷红在国家生态环保部“环境战略与政策”沙龙活动座谈会上作经验介绍;山东临清市、沧州市等地政府纷纷前来取经考察。

永年经验可复制可推广,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有益探索。

(图片由永年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