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涞源“桃木疙瘩”成富民品牌 2019年09月03日

本报讯(通讯员贾佳 黄亮 见习记者 王日成)近年来,涞源县探索实践“龙头企业+产业链+农户”机制,形成了长短结合、多点支撑、多重覆盖的扶贫产业发展格局,培育出了“桃木疙瘩”品牌,带动9个村918户群众参与生态养殖,户均年增收1000多元。

经过11年不懈努力,六旺川养殖公司培育出了“桃木疙瘩”品牌。昔日小山沟里的简陋鸡舍变成如今占地1000多亩的生态散养柴鸡基地,屠宰、包装、孵化基地拔地而起;手工作坊式的家庭农场发展壮大成为现代化、科技型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在发展“桃木疙瘩”柴鸡蛋主导产业的基础上,该公司逐步向多元化生态绿色养殖产业拓展。按照“桃木疙瘩”柴鸡蛋的运营方式,将产业触角向涞源本地特色小米、特色杏扁、特色核桃延伸,自主开发了卤煮鸡、腌鸡蛋等一系列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桃木疙瘩”品牌产品销量连年增长,从创业初期的50多万斤,到现在年产60多万斤,年销1000多万元。

随着“桃木疙瘩”品牌的不断发展壮大,六旺川养殖公司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乡情村情,把贫困群众嵌入到产业发展中的精准产业脱贫模式。

保定市农业农村局规划处刘富强告诉记者,创业初期,该公司以“用工+技术外溢”为扶贫之法。养殖工作人员全部雇佣本地贫困群众,并聘请县职教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对参与农户进行培训,解决了一部分群众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劳动力的增收问题。在公司自身发展同时,企业免费将柴鸡散养技术传授给当地群众,手把手教贫困群众以户为单位散养柴鸡,拓展群众的增收途径。

拓展业务规模阶段,该公司变换模式,施行“基地+外包”的扶贫模式。这一阶段公司发展初具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初见成效,依托养殖基地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六旺川养殖公司将培育成熟的太行柴鸡鸡苗免费分发给周边贫困户,传授技术,配套饲料,严格按照市场标准指导农户饲养,统一收购,公司包销,确保饲养户收益。

“按照这一方法,公司带动9个村918户群众参与生态养殖,户均年增收1000多元。”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业务触角延伸到了灵丘、蔚县等地,其对养殖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也逐渐显现。最终,该公司确定了“农户+基地+龙头企业”扶贫模式。在此阶段,公司、基地、市场、农户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国家扶贫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六旺川养殖公司开创了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新模式。

据悉,六旺川养殖公司与涞源县东团堡村大道沟村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精准扶贫保底分红协议,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40万帮扶资金全部以贫困户名义投入公司,公司每年向贫困户支付不低于10%的投资收益,并根据经营状况适当分红。这一做法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同时也为全县打好脱贫攻坚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涞源县强力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把发展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谋划实施了“车间进农村、光伏上屋顶、旅游全县域、农业产业化”四大产业扶贫工程,探索实践“龙头企业+产业链+农户”机制,形成了长短结合、多点支撑、多重覆盖的扶贫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