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宁纺集团:创新释放新动能 2019年08月06日

(上接第一版)

技术创新激发新战略

“灵音”牌灯芯绒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实现中国灯芯绒面料名牌零突破;入选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三次蝉联中国印染行业十佳企业……宁纺集团的一系列成果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技术的创新。

“企业党建,突出人才培养。”宁纺集团董事长苏瑞广说。2002年底,集团成立了颜军锋创新工作室。

“‘灵音’牌灯芯绒是我们研发的产品之一,现在主要做的是BV纱线产品系列的研发。”颜军锋自豪地说,BV纱线产品系列便于中高端产品推广,国际认证也多。截至目前,工作室研发面料专利已达6个。

走在宁纺集团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讲人品,出精品”这六个大字。

“之前,我们生产的一款面料,恰好在电视上看到有表演的艺人穿,就留意了一下。那款灯芯绒面料强力不够,是紧身裤款式,不利于大幅度蹲起。客户找到我们想解决这个问题,在颜军锋创新工作室的帮助下,将其部分纱线换成棉线,既满足了外观好看的需求,也增加了弹力。”赵云涛介绍说,这件事情加深了客户的印象,当即就下了20多万米布的订单。“46年来,只要是产品出现问题,我们的质检以及工作人员一定会在24小时内赶到现场。”

近年来,宁纺集团在原来纺织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纳米技术,按照欧美市场的高端需求进行特种纤维、功能纤维的织造,以高科技手段使纺纱具有高科技内涵,建设和完善了10万纱锭的紧密纺纱项目。

“就拿阻燃面料来说,产品竞争力强,附加值高,主要用于特殊场所,从去年开始主要销往美国、俄罗斯。”赵云涛介绍说,这种阻燃面料每年产量达到360万米,占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截至目前,具有各种特殊能力的面料就有40多种。

据了解,宁纺集团仅在2018年就涌现出职工创新成果120项,累计创效1000多万元。5项成果获国家专利,1项发明专利获得中国纺织行业专利奖优秀奖,1项技术被列入中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3款面料在全国获奖。累计21项创新成果亮相省、县创新成果展。

管理创新引领新思路

“今年的市场,是近10年来最差的阶段,未来可能还会越来越差。”赵云涛说,这是前不久参加培训时,一位专业人士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的确,市场就是企业的风向标。宁纺集团根据市场需求,对标其他企业,提早谋划,从2017年开始,陆续向国内市场转移。

“在国外市场上,我们从时装性面料向工装性面料转变。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很多订单都是我们制作。国内市场上,主要是盯紧快时尚,根据合作品牌的布局,按照‘当地门面,当地生产’的原则,抢抓机遇,大干快上。”赵云涛介绍说。

目前,宁纺集团国内需求量最大的客户是总部设在瑞典的H&M。在国外市场,主要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土耳其等26个国家。接单最大的客户是澳大利亚的西农集团,出货量达到每年600万米布。

近年来,宁纺集团通过“阿米巴经营模式”、精细化管理、对标管理、“6S”管理等稳步推进,进一步释放了动力,激发了活力。

通过管理创新,宁纺集团纺纱效益同比增长92%,绒布效益同比增长59%。通过深入推进“6S”管理,印染分公司生产环境明显改善。通过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集团下属的10个单位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