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栾城区搞活土地流转促农增收 2019年06月17日

本报讯(记者马静 通讯员刘欣 王军永)6月10日,在外打工的栾城区窦妪镇南赵台村村民杨立宏回到老家领取了自己的土地流转款。“咱家那块地大约在这个位置。”这次回家,杨立宏和妻子又一次去自家田里转转,一大片樱桃林有了新的主人。

今年49岁的杨立宏,以前在离家不到2公里远的镇上打零工,朋友劝他走出去找活干,但杨立宏始终不敢走得太远,家里的6亩农田将他牢牢拴住,在家务农的妻子需要他时不时地回去搭把手。2013年9月,苏园发展万亩樱桃园需要流转土地,他将6亩地全部流转给了苏园,合同一签就是5年,2018年到期后又续签了5年,这才让杨立宏放心去打工。

在栾城区苏园办公楼前,刚领到土地流转款的北陈村70岁村民任一丑,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沓土地流转款笑得合不拢嘴,“都说去年减产,可咱不用着急,因为我们领到手的钱一分都不少,我还能安心地在周边村打打零工,一年下来家里收入比以前多两万多呢!”

“自家种1亩地除去成本只能收入700多元,自从土地流转以后仅土地流转款每亩收入1500元,比以前多一倍,11亩地可就多8000多元呢!”2013年9月,北陈村村民王新强也把自家11亩地流转了出去,并且在苏园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

土地流转后,农户脱离了土地的束缚,更加放心大胆地外出创业、打工,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苏园董事长杨子强说:“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让当地农户成为咱们苏园的‘双薪工人’,一是给这些农民一定的租金,二是返聘他们成为苏园的工人。同时,让出去打工的老百姓放心,土地有收入,打工还有收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近年来,栾城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46个现代农业园区和休闲庄园,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