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河北移动 精准扶贫彰显央企担当 2019年05月01日

4月,本是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而塞外山城张家口,却依然凉风习习。再往坝上行进,走进偏远的贫困村,未暖还寒的这里,处处可见河北移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项目建设者的身影。乡亲们的言谈话语里,传扬着他们信息扶贫、真扶贫、扶真贫的故事。

张家口市是全省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市之一,脱贫任务艰巨繁重。

河北移动在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秉承国企责任与担当。多年来,他们以“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整合企业资源、精准发力,扶贫扶智、帮扶创业。

“普遍服务” 实现精准扶贫

“刘书记真是大好人,不仅帮着我们卖小米、送手机,还一遍又一遍地教俺怎么打电话、上网。”走进蔚县柏树乡李家堡村,60多岁的贫困户老董高兴地说,他口中的“刘书记”就是张家口移动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刘润生。柏树乡李家堡村是张家口移动公司扶贫村,河北移动帮扶工作队在这里建设4G移动基站、发起募捐为贫困村购买智能手机,帮助注册中国社会扶贫网站及APP,让贫困户时刻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以及相关的信息,为贫困与致富之间打通了信息壁垒。

让电信“普遍服务”落到实处,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是河北移动在张家口精准扶贫的必修课。早在2016年,他们就成为“张家口市第一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项目”唯一中标单位。

所谓“普遍服务”,即指对任何人都要提供无地域、质量、资费歧视且能够负担得起的电信业务。为落实国家要求,保障农村宽带全覆盖,实现“网络均富”,河北移动不遗余力、不断努力。

为确保顺利达成电信“普遍服务”建设任务,河北移动在张家口和时间赛跑,按时完成了708个行政村宽带建设任务。同时,开展全方位的普及宣传,引导更多的村民充分利用互联网,早日搭上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他们通过提供体验服务,现场演示宽带电视业务,让村民切实体验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看着直播的宽带电视,村民们竖起了大拇指,“太了不起了,这就能看上电视了!”

宽带通了,不仅丰富了村里老年人的生活,让他们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更为重要的是,宽带也为村里的年轻人打开了信息沟通的窗口。年轻人眼界开阔了,闯劲干劲更足了。

2016-2018年,张家口移动公司连续三年实施了电信普遍服务项目”、深度扶贫项目、脱贫攻坚项目,实现了6.7万户家庭宽带覆盖和93个行政村的4G覆盖,累计覆盖933个行政村。2019年,河北移动持续推进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和4G网络建设,今年上半年110个自然村共计约5500户实现光纤宽带覆盖、70个行政村实现4G网络信号覆盖,涉及赤城、沽源、康保、尚义、蔚县、阳原、张北7个县区。

河北移动积极推进中国移动“互联网+精准扶贫平台”应用落地,以“数据处理、动态管理、远程指挥、电商扶贫”为核心,场景化运作方式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同时,全力配合张家口市委组织部做好“中国社会扶贫网”张家口运营管理中心落地实施工作,真正把张家口运营管理中心打造成全国“互联网+扶贫”的信息化展示平台,为本地贫困人员和全国爱心人士建立桥梁,使贫困人员得到切实的帮助。

统筹管理

确保扶真贫、真扶贫

“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是河北移动公司对扶贫工作提出的要求。省市公司党委统筹管理扶贫工作,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研究决策扶贫工作,强化日常工作监督落实,定期听取驻村工作队汇报,研究驻村脱贫工作,协调内外部单位共同推进扶贫工作任务。

压实各级责任。一把手负总责,把扶贫工作纳入到党委、支部研究议程,定期听取驻村工作汇报,研究驻村脱贫工作,制定脱贫计划,谋划自选项目。一把手按政府要求经常深入贫困村调研指导开展工作,为村里争取资源、争取项目。其他班子成员定期到村调研,研究落实分管领域的扶贫工作,推进好电信普遍服务、资费扶贫、平台扶贫等事项。

驻村工作队是派出单位的代表,第一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对工作队实施政府+单位双重管理,按照《河北省扶贫脱贫驻村干部管理办法》要求,严格落实派出单位、驻村工作队职责,规定动作必须做到位。加强帮扶责任人管理,切实组织好帮扶责任人走访入户工作,定期组织学习培训。紧盯贫困户住房、医疗、教育等政策是否落实,产业、就业等脱贫措施是否到位,帮助谋划小微帮扶项目,开展节日暖心慰问。

抓党建、聚人心,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模范和带头作用。工作队驻村以后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两位驻村第一书记通过组织党员活动激发党员身份意识,通过个别谈话、选树样本、规范制度,切实落实好“三会一课”,逐渐把党支部的凝聚力提升起来,得到了党员干部的信任,党员同志也慢慢地主动参与到工作队的政策宣传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团结在工作队周围,成为工作队的助手和帮手,战斗堡垒作用初步显现。

摸底数,探实情,逐户走访贫困户,用真实的数据,筑牢精准扶贫基础。为进一步摸清底数,准确识别、精准施策,工作队利用两个月的时间进行走访,当时正值春忙开始,贫困户白天都在田地里,为了顺利、按时完成摸底,又不耽误农户种地,工作队早上天刚亮就入村,晚上顶着夜色回到住处,保证了327户长期居住在村贫困户100%按时完成走访,对非常住贫困户进行了100%电话访谈。

同时依托当地政府和政策,做好帮扶。充分利用本地牛、羊饲养的畜牧业基础,通过成立合作社的模式引进一家企业进行投资,一方面通过租赁村集体土地实现集体收入不少于5万元/年,另一方面以河北移动帮扶资金入股实现贫困户分红不少于10万元/年,后期随着规模化养殖和产能的扩大,还将以饲草种植进行土地流转和工人雇佣,真正实现产来带动脱贫,持续稳定增收。为了争取项目早日落地,工作队先后去了畜牧局、发改委、环保局、国土局等七八个单位,目前已完成项目实地考察和县国土资源局测绘出图,2018年完成选址、立项、审批和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期计划100头肉牛养殖规模,2019年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至300头。

“钉钉子”精神

展现河北移动人扶贫决心

上斗营村是赤城县地处偏远山区的一个贫困小村落。2018年3月河北移动县公司驻村工作组来到村里,很快和老百姓打成了一片。

工作组在走访过程中村民们多次反映村里信号不好,打电话经常打不通。河北移动赤城分公司领导班子为此召开了专题会议,要求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解决。经过一个多月的调配及测试,为上斗营村整体优化了4G网络。

上斗营村地理位置偏僻,距离241省道18公里,道路崎岖难走,交通非常不便。村民想要去一次县城非常不容易,村里的道路也没有硬化,每到下雨时,村里道路泥泞不堪。2017年上级单位批复了上斗营村的修路申请,驻村工作组积极帮助协调推进各项准备事宜,最终在2018年9月完成了上斗营村村内道路和连接省道道路的硬化,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上斗营村在2018年11月市验收小组的贫困退出验收中顺利通过了贫困村退出验收。

河北移动省市县三级公司共承担张家口15个村驻村脱贫工作任务。他们以“钉钉子”精神,践行着河北移动人的坚定意志和风貌。

崇礼上车牛沟村是一般撤并村,去年3月河北移动崇礼分公司3名工作队员驻村精准帮扶。工作组每天吃住在付,每天走街串巷开展入户调查,与老百姓座谈聊天,了解群众存在的困难与矛盾。工作队员对该村的交通、电力和通信情况进行摸排后,与乡镇府和派出单位及时沟通,单位投资20万元为村里解决了2G信号弱和4G信号未覆盖的问题。

为巩固脱贫成效,在产业就业、医疗教育、危房改造、社会保障等方面严格贯彻落实上级要求,一清四议两公开,严格按照议事规程进行,每个环节都做到公示、公开、透明,接受村民监督。目前全村人的人均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全部实现脱贫出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农村60岁以上养老保险覆盖率10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全村居民全部实现了饮水安全、住房安全,在册居民没有一个辍学的学生,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在张北,河北移动扶贫驻村工作队自2016年3月扶贫驻村以来,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政策、解决农村实际困难,严格按照省市县的安排部署和各项工作要求,沉下心吃住在村、扑下身狠抓落实,真实全面访民情、知民意、解民盼,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赢得了全村百姓的认可和信任。

在宣化,河北移动根据扶贫工作统一要求部署,安排分公司支部向宣化区深井镇石家庄村派出3人驻村工作队,抽调6名党员对村内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责任帮扶。他们一方面帮助解决贫困户的生活困难,一方面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心,激发其内生动力,努力提高广大村民的满意度。投资近20余万元,对全村148户住户进行通信全覆盖,并为35户村民免费安装宽带和互联网电视。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河北移动人深深懂得,帮扶贫困群众脱离贫困,就是一个让群众看到贫困的尽头,看到幸福的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河北移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努力加强对群众思想引导,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做细做实,激发其内生动力,引导其从贫困走向小康。

牢记使命担当,河北移动公司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