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为商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还通过金融创新等方式帮助商户做大做强,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经营环境。
带动100余万亩种植基地
助推农业产业升级
杜利芳在保定工农路批发市场做了20多年蔬菜生意,得知河北新发地开业后,她毅然转战高碑店。和她一起过来的,还有来自山西、辽宁等地的合作伙伴。
2月18日,在市场内联系圆白菜买主的杜利芳告诉记者,高碑店的市场设施条件好、交通方便、管理规范、交易活跃。自己除了一年四季在这里为客户代购代销蔬菜,还在清苑租了200亩地搞蔬菜种植,聘请了技术员做管理。“我整天在市场上,了解市场行情和供需情况,可以适时调整种植结构。”杜利芳说。
河北新发地集团副总裁魏树俭介绍,河北新发地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打造首都农产品后勤保障基地的同时,还促进了河北农业产业的升级。入驻园区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580多家,汇聚了河北省80%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园区运营直接带动河北果蔬种植基地100余万亩。在园区连续举办了三届京津冀蔬菜对接大会,为200多万吨河北蔬菜找到稳定的销售渠道,改变了以往河北蔬菜需要转运外省贴牌进京的局面。
河北新发地还积极对接保定阜平、涞源等贫困县,通过产销对接、设立销售专区、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形成了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目前河北有21个贫困县的60余种农产品在场内销售,年销售量达80多万吨。
去年12月21日,河北新发地便民市场在保定启动,当地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便宜的水果蔬菜,还可以通过手机微商城看到每天的特价活动,用手机在线下单,就有专人送货上门。
“未来3年,河北新发地将在保定区域投建便民服务市场80家,为形成由大中转集散的一级批发市场输往城市核心区的智慧物流网络打下基础。”魏树俭说。
实现项目精准承接
保障京雄食品配送
湖北人周守军从事蝴蝶兰种植和批发,在北京花乡市场经营12年,年营业额近1000万元。在疏解政策背景下,他成为最早签约河北新发地的花卉商户之一。“选择这里是因为河北新发地起点高、承载力大、管理规范、配套完善,土地性质合规,而且前期就有发展花卉产业的规划。”周守军说,他在迁西县有种植基地,希望有个长久的未来,不再折腾。
开业以来,河北新发地将北京批发市场中过境中转、冷链仓储、生产加工的功能疏解出来,并与多家大型市场达成合作意向,形成功能错位发展。
为了实现对疏解项目的更精准承接,“接得住、接得好、接得牢”,魏树俭建议北京相关部门能提供农批市场及相关产业疏解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样河北新发地就可按疏解节奏进行承接平台的同步建设,避免突发疏解与建设工期紧张的矛盾和物业资源的闲置。
高碑店市市长王江介绍,高碑店市今年将全力打造京津雄优质农产品供应保障基地,依托新发地集团,加速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园、马连道茶城等项目建设,打造京雄食品配送保障基地。
记者了解到,随着园区二期项目实施,河北新发地将集“现代食品商贸物流、食品产业加工、进出口跨境贸易、生鲜电商孵化、国际专业会展、食品文化创意”六大功能于一体,直接带动10个以上相关联产业外迁,有效疏解北京外来在京人口30万人,具备保障首都15天以上农产品供应能力,并可为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2018年,河北新发地果蔬市场日均进场量同比增长30%,商户数量同比增长32%。随着物流配送、便民市场等多个业态开业运营,园区一期项目的交易额有望达到1000亿元;今年总投资329亿元的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将推动河北新发地交易额登上更高平台。”魏树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