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围场倾力打造“北方绿色明珠” 绿色发展 水域保护 全域旅游 2019年01月29日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借助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强水域保护,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大力发展自然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北方绿色明珠”

本报讯(通讯员王东岭)美丽的伊逊河水奔腾不息、昔日的皇家猎苑生机勃勃……作为京津的“后花园”——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借助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自然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北方绿色明珠”。

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该县加强与京津产业的对接,突出绿色发展,把夯实生态作为招引京津先进要素的先行工程来抓,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吸附京津外溢产业,用绿色发展的理念促进京津优质项目落户。该县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造生态最美、环境最优、品牌最亮的靓丽宜居家园。建立GDP和GEP双考核、双提升机制,摸清县情生态底数和基数,推进资源变资本进程。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1+17”政策体系,突出抓好“减煤、治企、抑尘、控车、多污染物治理”五项重点,全面整顿治理“散乱污”企业,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高效率、高标准完成省、市下达的燃煤锅炉取缔、电代煤、气代煤等各项任务指标,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PM2.5、空气优良天数等各项大气指标持续改善。

加强水域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以水保项目建设、水生态治理为单元,以“蓄起清泉水、推动经济带、成就风景线 ”为目标,实行连片治理,积极推进“景观水利、生态水利”建设。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新建梯田1万亩。实施四合永镇虎字村至合字村段生态河道治理工程,生态治理河道3公里;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利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小流域治理10平方公里;积极推进半截塔镇、御道口镇、御道口牧场和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完成5个村的防洪堤工程建设,确保发挥应急度汛的保障作用。扎实推进下湾子、挖钱沟和甘沟口3个水电站工程建设工作,为西线旅综合开发增添新活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推行水资源管理“四项制度”,加大县域内4条河流6个断面的水质污染源排查频次,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

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动一季游向四季游、观光游向休闲游、景区景点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以全域旅游为发展方向,科学摆布旅游功能定位,重点编制《围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围场“十三五”旅游康养发展战略规划》和《国家1号风景大道规划》等旅游规划。围绕“一环三区六带”,完善旅游空间架构,加快形成以交通网络和生态廊道为纽带、以景区景点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推动承克高速、围场通用机场建设项目扎实开展,加快国道111线县内重点路段改造和372公里农村公路改造进程,逐步建成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不断整合资源,完善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全面提升旅游整体环境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康养游、冰雪游、乡村游、自驾游、运动游、购物游等一批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组织开展环中国皇家御道自行车赛、冰上龙舟争霸赛等品牌赛事,深入实施全域游、“百千万工程”和“厕所革命”,加快推进皇家猎苑小镇、御道河谷、南大天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层级。抓好御大线、棋塞线、围多线公路两侧,旅游沿线村庄,沿线可视面山体的绿化美化,绘就旅游景观“三线百里画廊”,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