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桂升委员
韩占山代表
常戈委员
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参观者观看河北雄安新区规划沙盘。新华社发
□记者 烟成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仍是全省重点任务之一。
经历五年时间,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过去的谋思路、打基础和顶层设计转向实质性建设阶段。两会上,就协同发展关键阶段如何攻坚克难,做好广度、深度文章,代表、委员们纷纷献计献策。
让人才留得下、用得好
1月8日上午,位于沧州经济开发区的中韩(沧州)产业园暨中日韩产业园举行揭牌仪式。园区初步规划15平方公里,预计引进国内外合作项目300余个,以现代汽车为起点的高端制造业将完全取代传统产业成为园区主要产业支撑。
“自2014年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落户沧州开发区,一大批上下游企业也纷至沓来,沧州市的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向千亿元产值迈进。”省政协委员、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厂长韩桂升自豪地说,“现代汽车沧州项目直接带动6000多人就业,间接带动2万多人就业,吸引了28家配套企业过来。随着新产业园的建立,会聚集更多产业链上的企业。”
北京现代沧州项目是自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以来,落户河北体量最大、质量最高的产业协同项目,吸引了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和优秀人才。但经过3年的建设发展期,该公司出现了高技术人才流失严重、高水平人才引进出现瓶颈等问题,其中2017年白领离职率高达11.41%,给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带来一定阻力。
如何通过企业、城市发展和人才政策引进留住高水平人才,对于京津冀协同长效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也极为迫切。
韩桂升认为,加快产城融合进程是一个解决路径。产,泛指工业园区建设;城,泛指生活园区建设。在龙头性企业入驻后,要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金融、服务、配套等各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立体化的产业链打造,全力提升产业区域对人才的综合吸引力和竞争力;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重点解决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在推动社会保险互通、教育医疗资源共享、建立人才公共服务跟随机制、区域创新人才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下大功夫、出好效果,从基础服务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这次带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下应加快产城融合进程’的提案,希望通过各方努力,真正将更多优秀人才用好、留住、安家,为人才流动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也将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创新人才及其家属、子女在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解决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人才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省人大代表、三河市委书记韩占山说。
让项目接得住、发展快
1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党中央、国务院已批复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已基本建成,(下转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