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人大代表的“葡萄酒情结” 2019年01月14日

(上接第一版)国内许多酿酒企业普遍使用活性干酵母,没有地域特色。要酿出好酒,必须借助科技的力量。”严斌代表说。从法国学成回国后,她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组建了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通过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完成了多项行业尖端课题。

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秦皇岛市委专职副主委刘莹新表示,对昌黎葡萄酒产区而言,当务之急是重振产区的品牌影响力。“1980年,原昌黎葡萄酒厂从法国波尔多地区引进了赤霞珠葡萄苗,在该县创建了第一片酿酒葡萄基地。1988年,华夏公司在十里铺乡耿庄村兴建了200亩酿酒葡萄基地,开启‘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新模式。但是近年来,昌黎酿酒葡萄基地逐年减少。”对此,刘莹新代表非常痛心。

“山东、宁夏、新疆等国内其它葡萄酒产区纷纷出台了加快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刘莹新代表建议,省政府出台大力扶持和发展葡萄酒产业的政策措施;建立葡萄酒产业发展基金。抓住我国葡萄酒产业重新洗牌的机遇,实现秦皇岛葡萄酒产业的迅速崛起。

“进口葡萄酒为何价格便宜?因为国外是将葡萄酒作为农产品来看待,享受国家的农产品补贴。而在国内葡萄酒却作为工业产品看待,缴纳的税额过高。”严斌代表建议,省级层面研究降低葡萄酒产业的税负。

省人大代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艳红也非常看好昌黎葡萄酒行业的前景。她说:“昌黎具有发展葡萄酒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才储备优势,在全国树立自己的品牌,需要省里在发展葡萄酒产业上进行政策倾斜。传统产业调优调强,同样可以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