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刘永格
入冬以来,每天一大早,威县梨园屯镇东赵村村民单艳华、单艳婷姐妹俩就开始忙碌起来,和面、搓面、扯面……经过一番熟练操作,院子里挂满了手工挂面。细长的手工挂面如同瀑布一般从3米多高的架子上倾泻下来,雪白发亮,飘散着浓浓的面香。
单艳华介绍,东赵村有100多年的手工空心挂面制作历史。这种挂面在和面时放入了适量的食盐,经过微微发酵和反复揉搓,等晾干后,就会在面条中形成一个个极细的小孔,因而这种挂面又被叫作空心挂面。东赵村加工的空心挂面口感好、有韧性、耐沸煮,入口劲道清爽,好消化,而且便于储存和携带,一直以来都是当地人喜爱的美食。
“现在虽然是冬天,地里已经没什么活儿了,但我们根本闲不下来,每天大概做五六百斤空心挂面,基本上当天做当天就被人收走了。”单艳华告诉记者。这姐妹俩主要负责手工挂面的制作、晾晒,请了村里的妇女老人帮忙包装,这些人工作一下午大概能获得四五十元钱的收入。
近年来,东赵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将手工挂面产业做大做强。每天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订单,村民们的腰包个个都鼓了起来。据统计,村里做挂面的农户,平均每户1个月大约有1万元的收入。目前全村从事空心挂面相关产业人员达300多人,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
“梨园屯镇一直鼓励发展现代家庭工业,培育家庭手工作坊,挖掘增收新潜力。”威县梨园屯镇党委书记罗向政说,他们号召各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地域“特色”转化成乡村振兴“亮色”。
据统计,散布于梨园屯镇各村庄的“家庭工厂”有15家。通过发展家庭手工业,该镇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