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元庄生态园。
住进楼房的张金霞夫妇正在翻看自家相册里的老照片。王林红 摄
塔元庄村民介绍全村全家福。
□记者 郑建卫
11月1日上午9点,几辆旅游大巴停在正定县塔元庄村民服务中心广场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他们到这个冀中平原的乡村来看什么呢?一辆中巴车刚刚停稳,一位身材高挑的导游迎了上去:“欢迎来到正定塔元庄村参观游览,我叫张金霞,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村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看看我们村民的幸福生活……”这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政协的参观考察团到河北考察乡村振兴建设,他们把考察点选在了塔元庄。记者随着考察团,在导游的引领下,见到了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兴旺的集体产业
塔元庄村位于石家庄市区北部15公里处,滹沱河北岸,共500余户,2030人,耕地760亩,河滩地3000亩,是冀中平原一个普通的村庄。1982年至1985年,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几次骑自行车来过这里。那时,塔元庄正在向温饱的路上跋涉;2008年1月12日,习近平同志刚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不久,就把第一次出京下基层的地点定在了这里,那时,塔元庄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我省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再次来到这里考察,那时,塔元庄提出了提前奔小康的目标。带着总书记的关怀和嘱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塔元庄村民把村集体产业搞得红火兴旺。
中巴车沿着一条林荫柏油路向滹沱河岸边驶去,“大家往右手边看,这是我们今年才开业的水上嘉年华游乐园,各种水上游乐设施一应俱全,夏季每天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现在正在停业改造,改造完成之后,冬天也可以供游人游玩。”导游介绍。
车辆驶进滹沱河岸边的一片树木掩映的木屋别墅区,“这是我们今年开业的‘木屋民宿小镇’,占地80亩,有50栋欧式风格木屋别墅。”木屋小镇前面,滹沱河水微波荡漾,静静流淌;小镇里面杨柳婆娑,百花争艳。打开一个房间,看到留言板上密密麻麻贴满了曾经入住游客的留言,北京的游客写道:这里意想不到的美妙!
塔元庄村委会主任赵桂林说:“塔元庄村重点建设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美食街;打造兼具特色旅游观光功能的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建成河北天一蔬菜加工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同时,塔元庄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引进慧聪电子商务,成立了集服务、展示、交易、孵化、创业、培训于一体的河北首家慧聪塔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并注册‘塔元庄’品牌商标,对农产品进行统一设计、包装和销售,利用电商、物流等现代平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在全国叫响‘塔元庄’品牌。”
品风味小吃,吃有机蔬菜;住乡村民宿,体验农家风情;漫步村庄绿道,欣赏田园风光。塔元庄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全产业链,仅今年国庆节一天,就有2万名游客来到塔元庄游览,村民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近两年,村集体收入达1000万元,固定资产过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1万元。
宜居的魅力乡村
送别考察团一行,漫步在树影婆娑的林荫路,张金霞和记者的聊天轻松起来。“我喜欢这个地方,水多、树多,环境好,像个大花园一样,早晨傍晚,有很多人来河边锻炼。我是2007年从鹿泉市嫁到这个村的,当时村里环境没有这么好,我就是看上了爱人的人品。现在有人说我是中了‘大奖’,也算是吧!”她边说边开心地笑起来。
2009年,滹沱河整治工程拉开序幕,塔元庄借势借力,同步启动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四大“扮靓工程”。如今的塔元庄,完成了排污管网铺设、垃圾分类清理,实现了集体供暖和恒压供水。街道干净整洁,超市、图书室、医务室、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一应俱全。紧邻宽阔的滹沱河,碧波荡漾的河水静静流淌;草木繁盛、鸟语花香,自然环境又胜过城市。
“我们本来在正定县城买了房子居住,看到村里环境这么好,2013年又搬回村里了。”张金霞说。
说起在村里的生活,张金霞非常满意:“我在村里做导游,爱人在企业打工,还有入股的分红,收入还不错。”
记者和广场上的村民聊起来,很多人表示,在村里生活精神舒畅,没有生活压力,幸福感很强。2008年旧村改造后,一家一户的平房住宅被一栋栋带电梯的楼房取代,每户免费分得两套房,一套是127.3平方米的多层楼房,另一套是98.7平方米的高层楼房。水费、取暖费、卫生费、物业费、电梯费全免,有线电视收视费、农民合作医疗费用,村里补贴一半。
在塔元庄,老人们心情舒畅。村里早已建成健康体检室、卫生服务站、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书法室、桥牌室和广场舞文艺演出中心等老年服务设施;村集体每年给老人发放福利费及米、面、油等,每月还为60岁以上老人增发200元养老金,每年为他们免费体检,遇老年人过生日还会发放慰问金。村里为每位老年人家里安装了“一键通”,养老服务中心24小时专人实时监控,第一时间上门满足老人的服务需求。
塔元庄十分重视教育,村民的孩子考上全国排名前150位的大学,村里承担全部学费。“我就盼着两个孩子将来能上个好大学。”张金霞说。
多彩的村民生活
塔元庄村民服务中心东侧的文化栏里有一张巨幅照片,那是在2016年7月11日早晨7点,全体村民拍摄的全家福——“中国梦 圆塔元”。75岁的李小爱老人正在照片前观看。记者问:“您当时站在哪个位置啊?”老人指着左侧第三排的自己说:“这是我!”语气里满是幸福和自豪。
这是塔元庄的第二张上千人的大型全家福,这样的全家福,塔元庄村人每3年拍摄一次。
村民富裕了,精神愉悦了,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村里每年开展“文明家庭”“善行好人”“好媳妇、好婆婆”“说说我的家风家训”“晒晒我的美丽庭院”等活动。
结婚多年,张金霞和公公婆婆从没有红过脸,把公公婆婆照顾得开开心心,连续几年,她都被评为“好儿媳”。
每到华灯初上,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便陆续来到村民文化广场休闲娱乐,战鼓队、腰鼓队、秧歌舞蹈队……偌大的广场,顿时成了欢歌笑语的海洋。
每年大年初一,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新春“团拜会”热闹开场,第一个节目就是党支部书记携全体村干部给村民们鞠躬拜年,这种独特的拜年形式已经持续了近10年。今天的塔元庄,已经成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环境卫生示范村、河北省文明生态先进村、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图景在这里已经变成了现实。
“到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0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村!”塔元庄村党支部书记尹小平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