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无极 让优质普法资源惠及群众 2018年09月17日

本报讯(通讯员李佳颖 张永利)在无极县司法局普法宣传工作者牛玉良的记忆里,过去,一提起普法宣传,不少人就会想起发放宣传页、法律咨询、报纸专栏等传统形式。如今,除了这些以外,人们还可随时随地通过微信、手机客户端、微视频等新兴媒体学习法律知识。

“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更加生动、鲜活、亲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普法宣传新宠儿。”牛玉良指着手机里的普法宣传信息乐呵呵地说。

无极县将普法宣传工作融入城市建设,使全民普法搭上信息时代快车。全县构筑了集微博、微信、手机APP、移动客户端为一体的“互联网+”普法集群,法治信息消费成为全县一道靓丽风景。

该县采取“一线一群两团带全面”普法新形势,多渠道、多途径做实法治宣传。“一线”即中国移动这条通讯线,与中国移动联合开通“无极县司法局、普法办法信通”专线,定期发送普法短信,目前已经发送短信80期,三万余条。“一群”即普法微信群,创建了县、乡、村三级普法微信群,通过案例评析、以案析法、法律小故事等形式传播法律常识和法治文化,使之成为了群众身边最专业最贴心的法律小帮手、触手可及的法律好顾问。“两团”即无极县法律顾问团和无极县公证联络团。该县组建了“无极县法律顾问团”和“无极县公证联络团”,213个村、4个居委会全部建立了“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一村一居一公证联络员”,实现了村居法律顾问、公证员全覆盖,并长期组织开展村居法律顾问、公证员一站式公益法律服务系列活动。

该县积极探索“微时代”法治宣传手段,充分利用“无极普法”头条公众号把“枯燥的法律条文”变为“温暖的法律服务”,围绕关涉民生的法律法规,推出了系列普法文章;积极动员和鼓励普法工作者参与创作法治作品,《春风》《快板说司法》《扫黑除恶情景剧》等微视频的原创作品,将普法模式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向“双向互动式”转变;推出系列普法漫画、普法画册等普法教材,用诙谐的小故事、可爱的动画人物宣传法律知识,注入普法新活力;充分利用公园、长廊和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等法治文化阵地,以及法律大讲堂、法治教育讲座等学习场所,广泛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等法治文艺活动。

今年以来,“无极普法”头条号共计发布各类法治信息近3千余篇,总点击量超9千万人次,粉丝1.2万余人,多次进入全国榜单前三名。全县征订和编辑各类普法教材10万余份,培训普法师资骨干100多人,建立法治宣传教育基地6个,举办各类法治教育讲座180余场次,参训者达1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