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沧州“18+7”特色产业集群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8年09月13日

本报讯(记者龚磊 董传辉 徐亮)日前,在沧州激光产业园区长光(沧州)光栅尺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设备进行光栅尺主要部件的精密调整。通过这一设备,可以把位置调整精密到10微米,比传统设备的调整精度提高了10倍。该公司生产的绝对式光栅尺,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国际垄断。

依靠现代化智能设备和智能化生产,长光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这家企业所在的沧州激光产业园,正是借助“六个一”(集中一个园区、编制一个智能改造计划、设立一支产业提升基金、组建一个行业协会、建立一个研发中心、举办一个国际性会展活动)工程中的智能化改造的东风,从设备、工艺、产品等方面着手,建设智能化工厂,打造智慧特色产业集群。截至目前,沧州激光产业园有30余家拥有核心技术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智能化生产系统。

沧州市在智能改造计划和产业提升基金方面,增加工艺、设备、产品、管理等改造投入,加快建设一批生产装备智能、生产过程智能、生产经营智能的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现已有18个特色产业集群制定完成智能改造规划,设立基金的集群有17个,资金规模为10.4亿元。

自去年开始,沧州市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以重点项目为支撑,遴选了“18+7”特色产业集群(18个重点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和7个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六个一”工程,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该市“18+7”特色产业集群共完成营业收入141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

园区是承载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关系到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走势。沧州市积极引导企业入区进园、集聚发展,不断提高园区的投资回报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使用率。目前,规上企业入驻园区564家,入驻率达到57.4%。其中,高新区在园区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该区整合现有土地资源,分别规划占地1770亩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和占地1244亩的信息技术产业园,18家规上企业相继落户园区,入驻率达到100%,完成重点项目供地1500亩。

作为产业发展的“管家”,行业协会在引导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沧州市因类施策,整合行业资源,推动产业提升。青县电子机箱行业商会今年6月正式成立,沧县服装服饰商会预计今年12月份成立,其余特色产业集群全部建立行业协会。高新区高端装备产业协会现有会员企业50余家,信息技术产业协会现有会员企业20余家,已先后组织会员参加培训、展会活动20余次,极大调动企业发展积极性。9月6日,东光首届塑料包装机械博览会在东光县包装机械会展中心举办。在3天的展会期间,来自江苏、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地的100多家原辅料及设备厂商参展。(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