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占当前该公司总出货量的近17%,持续保持增长势头。今年6月以来,晶澳更是动作频频,先后签署为非洲纳米比亚6.5MW太阳能电站、越南油汀420兆瓦光伏电站、阿联酋迪拜3.2MW单体屋顶太阳能等项目的组件供货合同。
相互融合
阳光事业凝聚和谐
8月30日,作为晶澳越南基地生产部门经理的张晓朋,从宁晋县出发到越南北江省越安县,与300多名当地工友一起为基地明年提高产能做准备。
“我去年负责招聘了40多名会中文的越南籍员工,他们在邢台生产基地经过6个月的培训,现在已经成为各个车间的班长。”张晓朋说。基地采用把工种、工段细化,把技术作业要领标准化并翻译成越南语贴到墙上等方法,帮助新员工尽快达到岗位要求。
“在马来西亚基地,我主要是做人员培训。我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会组织大家联欢,员工们都非常踊跃!”负责印刷车间技术指导的赵军告诉记者。
赵军拿出手机说:“微信的翻译功能解决了我们语言不通的问题,现在大家沟通越来越顺畅,他们还学会了‘很好’ ‘谢谢’ ‘师傅’‘红包’等汉语,我也向他们学了常用的马来语。”
“感谢来自中国的师傅,他们一遍遍教给我们操作的要领,不厌其烦地指出需要改进的小细节,还教会了我们用微信、说中文,大家已经成了好朋友。”晶澳马来西亚基地的生产线主机手哈姆扎说。
晶澳认识到,企业在投资海外项目,必须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注重环保,并充分考虑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在马来西亚槟城,晶澳员工多次到当地的乐龄苑老人院,帮老人整理菜园、种植蔬菜,积极参加槟城慈善义卖活动。
化危为机
品牌打造市场“通行证”
为了更好地“走出去”,晶澳非常重视创新。十年来,晶澳用于科技创新的经费累计近10亿元,建立了硅材料、电池和组件三大研发中心;组建了一支由400多名国内外专家和海外归国高端行业人才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累计完成内部主要创新成果3200余项,拥有国家授权专利730余项,产品一次A品率保持稳定且持续提升,成为行业标杆。
在一次次产业波动中,晶澳危中觅机、从容应对,在行业整合中扩大了市场份额。目前,晶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共承接26个国家的光伏项目供货,成功与一大批大型地面电站开发公司及大型分销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均名列前茅。
“‘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日照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十分适合发展光伏。同时,在高温、高湿、盐碱、高紫外等严苛的应用环境下,晶澳光伏产品的高可靠性、移动性也成为其应用与推广的关键。”牛新伟告诉记者,今后,公司将继续拓展思路,加快开放合作,依靠新产品研发、智能制造和创新产品供给,融汇世界资源,做世界一流、受人尊敬的国际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