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文安全力防洪保安澜 2018年08月15日

本报讯(记者孙泽恒 通讯员王猛)“今年以来,文安县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以确保群众安全生产生活为目标,把各项防范措施做实做细,为京津和雄安新区提供防汛安全保障。”8月6日,在文安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安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国栋介绍了该县全力防洪保安澜的情况。

文安洼是河北八大洼淀之一,也是海河流域淹没面积最广、滞洪容积最大的蓄滞洪区。据介绍,文安县防汛有“三环”:第一环是古城墙,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第二环是老防洪堤,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县城被不到10平方公里的防洪堤保护并包围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水患的作用,但也制约了城市的发展;第三环是新防洪堤,修建于2011年,投资近2个亿,使城区由9.4平方公里拓展至79.5平方公里,可容纳50万人进城躲避百年一遇的洪灾,成为海河流域规模最大的防洪工程,成功破解了城市发展与防汛的矛盾。

8月6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文安县的西码头引水闸,只见一架小型无人机正在赵王新河河道上空飞行。工作人员通过操控器上的屏幕可以清晰地看到飞机飞过区域的河道情况。“运用3架无人机定期巡查河道,以更广阔的视野全方位观察河流状况,大大提高了巡查效率。”张国栋介绍,除运用无人机外,文安县还主动对接上级水务部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及实时会商系统等新技术,随时掌握雨情、水情及上游水库水位等数据,为防汛抗旱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此外,投资1.3亿元实施了西滩泵站重建、左各庄泵站改建、三官村泵站重建、西码头泵站改建四项工程。其中,西滩泵站排水能力为86.25立方米/秒,为华北地区单站、单机容量最大,目前已具备了开车排水条件。

入汛以来,文安县重点做好防汛排查、河障清查、抢险队伍、物资储备、培训演练、科学调蓄等备汛措施,确保汛期安全。组建了乡镇防汛抢险队伍412支15000人,建立了由40名业务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为防汛应急抢险处置奠定基础。同时,备足备齐防汛物资,确保应急之需。

在防汛工作中,文安县把打造文安水乡新风貌视为长远目标,立足县域水情实际,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统一,明确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整体环境综合整治、应急处理等8项重点任务,由县级河长牵头,对全县31条河渠进行全方位巡查、交办整改和督导考核。

实现河渠管护常态化,以赵王新河、老大清河等5条主要河渠为试点,建立巡河护河员制度,设立专业的巡河护河员,负责河渠长期保洁和河道安全的监管防护。在此基础上,对其它26条骨干渠道进行集中垃圾清理,彻底改善河渠面貌,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