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朋友体验钟磬雅乐课程。 张千 摄
“以文会友”。于欢 供图
□记者 张千
淡淡书香,悠悠琴韵,一笔一墨,亦静亦动,让老年朋友身心得到放松和滋养。着汉服、传古礼、习论语、摹书画、弈围棋、享鼓乐、踏古舞、品香茗、论古今、结贵友,衡水闾里古镇“一书房”探索出一条文化养老的新路子。
置身于孙敬学堂所在的以汉文化为特色的闾里古镇,有着共同志趣的老年朋友们在这里邂逅,活动有去处、心情有乐处、求知有学处、交流有言处、作为有展处,让大家重拾了久违的社会归属感。
闾里古镇顺势抢占社会化养老潮流中“文化养老”的先机,对产品、配套和运营服务体系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升级,逐步形成了集选址、产品、配套、平台、社群、服务等六大要素于一体,具有闾里古镇自身特色的文化养生模式,实现了从普通旅游向度假养生的转型和升级。汉式庭院乐养基地——“一书房”随之问世。
说起布局文化养生,闾里古镇董事长刘海港认为,这得益于中国礼孝文化研学游基地——孙敬学堂的成功打造。众所周知,研学游创意的逻辑起点,是找准特色主导产业,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和民俗风情,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筑产业生态系统。
如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给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带来了许多压力。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在精神文化方面有了更多追求,“文化养老”作为新型养老观念悄然兴起。
“文化养老”,简单说就是以文颐心,通过物我互融,实现“借外养内”的高层次修身养性,进而赢得身心健康。
多年来,闾里文化以集陈列、培训、讲学、研习、礼典、典藏、祭祀、旅游文化产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孙敬学堂为事业标举,充分发挥礼孝文化在塑魂、育人、兴业、添乐、扬名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中华优秀传统礼孝文化的有序传承中,以人文气息浓郁深厚、文化产业特色鲜明、文化生态优美精致等互动叠加,带来了闾里古镇汉文化功能的“聚而合”、文化产业的“特而强”、文化机制的“活而新”,为文化养老产业发展提供着过硬保障。
闾里古镇总经理王志红说:“正是孙敬学堂的活力涌流,‘一书房’得以拥有国内权威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和优秀的师资团队,课程包含的‘经、礼、乐、舞、戏’五大系列全部由闾里文研院定向开发,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学员需求,推出乐心、乐养的定制化课程。”
与硬件条件相匹配,为了形成特定的社区圈层文化,“一书房”选址在风景迷人的衡水湖,老年人在这里乐养得天独厚,可以通过与历史、与古人、与碧水的“对话”,达到物我互融,实现“借外养内”的高层次修身养性;还牵手国家三级医院——衡水市中医院,积极开展康养小镇建设,增加保健、培训、体检、理疗、诊疗、护理等全方位养生服务。正是基于这样的优势,“一书房”催生着“学院式”养生养老需求。
“文化养老”作为一种更高层次、更为科学合理的养老方式,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政策的支持,“文化养老”这一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