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峰峰 打响矸石山治理攻坚战 2018年07月12日

峰峰矿区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矸石山成为其最明显地标,衍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从2017年9月开始,峰峰全域矸石山治理攻坚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截至目前,已完成矸石山苫盖93.08万平方米,削坡652米……

本报讯(记者方尚俊 通讯员张坤 庞薇)“14年前,这里没有土壤,没有植被,光秃秃、黑不溜秋,偶尔还会冒出一缕白烟。”峰峰矿区三矿的工人老陈指着眼前的矸石山说,现在这座绿树葱笼的“大山”就是采煤排放的煤矸石长期堆积形成的,一场矸石山治理攻坚战为这座秃山披上了绿装。

峰峰矿区因煤而建、因煤而兴,采煤时煤矸石会被分离出来堆放在一边,久而久之堆积成山,矸石山也成了矿区最明显的地标。峰峰矿区环保局局长张清强向记者介绍,峰峰人对矸石山有着复杂的感情,它是峰峰煤炭产业兴旺的象征,透过高高的矸石山,仿佛可以看到那一块块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煤块从地底下运上地面的场景,但是随着矸石山越积越高,其衍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目前,峰峰的大型矸石山共计17座,矸石堆存量约3660万吨,占地面积约105万平方米,除占据大量土地资源外,还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粉尘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及自燃、塌陷等方面。

该区大峪镇境内的新三矿曾经率先尝试对矸石山进行绿化治理,先后栽种的耐旱植物5526棵已由小苗长成大树,散落的草种、树种把剩余的土地占得满满当当,一眼望去,绿树葱葱。“直到现在,国内也没有一套矸石山治理的标准,我们其实是在摸索中前进。”张清强介绍,为了彻底解决矸石山带来的诸多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从2017年9月开始,峰峰全域矸石山治理攻坚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该区环保局与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冀中能源邯矿集团积极对接,根据现有经验和新的环保要求,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矸石山治理方案。短期规划主攻环境治理,在完成矸石山全部苫盖的同时,安装洒水管路和喷淋装置,定期全覆盖喷雾降尘;实施削坡、覆土、植被绿化、雨水收集等综合治理措施。中长期规划则以综合利用为主,峰峰集团与国家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合作,编制矸石山治理与利用方案,创建矸石山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把动辄百米高的矸石山用苫网全部覆盖并非易事,由于石块松散、堆积无序,这项工作必须全部靠人工来完成。工人们要先把苫网背到高高的山顶,然后由三四个人在山顶拉住绳子,一个人缠在腰上,慢慢往下边滑边覆盖。“矸石山不似寻常的山,路不好走不说,石头还都是活的,一不留神就会栽跟头。”位于峰峰镇的大力公司机电科科长陈海平说道。陈科长负责大力公司的矸石山治理工作,长期的户外工作把他的皮肤晒脱了皮,但他觉得这一切都值得,“这个生态欠账迟早要还,早还比晚还强啊!”

铺苫网、建管道、推形、覆土……矸石山治理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大力公司2700多米的管道全靠人工背上山;羊东矿16台钩机、铲车连续作业半个月,把百米高的矸石山削坡推出跑马道;停产20年的王凤矿,在缺人、缺资金的情况下也想方设法把矸石山全部覆盖到位……

截至目前,峰峰矿区已完成矸石山苫盖93.08万平方米,削坡652米,覆土520方,安装喷淋管路17800米,定期进行全覆盖喷雾降尘。

“对于矸石山治理,我们才走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是不论多难,我们都会坚持走下去。这不仅是工作的要求,更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弥补环境欠账大事业。”望着正在施工中的矸石山,张清强坚定地说。